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全面战争战锤2无法征募部队(如何评价《全面战争:三国》新DLC「天命」/「受命于天」(Mandate of Heaven))

发布时间:2023-04-28 23:25:56作者:小编酱

如何评价《全面战争:三国》新DLC「天命」/「受命于天」(Mandate of Heaven)

光和五年,汉室疲敝,天下动荡不安。朝廷之上成风,北方大地饥馑横行。百姓民怨沸腾,皆道皇帝已失天命,民贼,其罪当诛。 四海之内,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扛起了黄巾军的大旗,带领百姓向汉王朝宣战。他们要将腐朽的汉王朝,建立新朝,为天下人带来太平盛世。黄巾军如今已数以千计,并且还有更多的人正赶去加入他们。 皇帝召集了所有忠于汉室的诸侯。此中不乏名满天下,实力雄厚之人,然则许多野心勃勃,精明巧慧之辈却打算隔岸观火,以求渔翁之利……若汉室倾颓,谁当继之而为天下共主? 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受命于天章节包描绘了黄巾起义期间的许多事件,玩家可以扮演起义军,也可以扮演汉室忠臣参与这场争斗。增添了许多新人物和可玩派系领袖,战役开始于182年,但玩家也可以一直玩到三国时期,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将按照历史进程依次登场。 Total War: Three Kingdoms还将在受命于天发布时提供免费的更新,所有玩家均可获取。在免费更新后,所有大汉势力均可采用全新的帝国制度(汉灵帝派系将在游戏一开始就拥有此制度)。 皇帝及其盟友所组建的同盟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手中掌握天命之力,因此其盟友无法对宣战或议和等事务投票。但是,这些滥用权威的事情也会在同盟中埋下不安的种子…… 在受命于天中,汉灵帝刘宏拥有特殊的的帝国制度,他必须持有天命之力才能平定黄巾起义。此外,他还能建造皇宫。皇宫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建筑时间也很长,但能给皇帝提供强大的派系范围加成,而且拥有整个游戏中最强的城防部队! 胜利条件 汉王朝派系的胜利条件和190年开始的战役一样。但由于势力集团的存在,把握时机在这一时期变得至关重要。你要谨慎选择恰当的时机宣称王位,在恰当的时机进攻被叛军控制的郡国。当然,汉灵帝刘宏的派系除外,该派系的胜利条件会因朝廷内的改革方向而改变。很明显,这是一个东汉末年,展示黄巾之乱始由的历史剧本。“皇帝已失天命”是这个DLC的轴心,皇帝要利用权威平衡手下的各种派系(文官、军阀、宗亲),以维系国家秩序。其中提到的“全新帝国制度”似乎是根据爵位,即帝、王、公、候的身份等级逐渐解锁的,可以理解为现有官僚系统的拓展。我们再看看具体功能方面的介绍:目前为止Total War: Three Kingdoms最大最丰富的DLC。 开始时间为182年,即黄巾起义开始之前,并且涵盖了起义全过程,直至步入三国时期。 全新独特战役机制,事件及目标。就是说,这是一个类似光荣游戏的时间剧本,不再是一个DLC直接送你穿越到一个与游戏本体没有关联的时空里(想想将军2,本体时代是固定的,拓展是一个源平合战,一个幕末武家之殇。还有帝国和拿破仑,罗马2和阿提拉,都是有你没我毫不兼容的),而受命于天则是可以直接从这个剧本打进本体的剧本,这意味着新DLC的功能在本体中也是可以起效的! 而且!根据这个规律,未来可以期待不同时间的剧本!举例来说,历史上拓张速度最快的应该是曹操,但在游戏里,每一局跑的最快的都一定是孙家,然后是袁绍。真的是金边银角烂肚皮,曹操周边都是强敌,想要打出历史一样的格局在传奇难度下是极为困难的,但我用孙坚,轻轻松松: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在传奇难度四方宣战的情况下,想要从徐州入蜀真的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现在有了受命于天,刘备入蜀或赤壁之类的剧本也指日可待了。增添了六个可玩派系领袖,包括张氏三兄弟和汉灵帝就是说有汉灵帝、刘宠、卢植、张角、张梁、张宝这六个新势力,steam上的排版有点乱,可能有些人看不懂,我来重新整理一下:一、汉灵帝刘宏 刘宏是大汉天子,但在他当政期间汉王朝却极速衰朽。百姓中叛乱蜂起,他手下的诸侯们却忙于。朝廷把控在自私自利,贪婪的阉宦手中,任何胆敢反对他们的人都难逃杀身之祸。他的皇后何氏试图与掌权的阉宦们争权夺利,但由于皇帝无所作为,她也未能成功。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如今汉室倾颓,皇帝也无力掌控这些率土之滨了。天下大乱,一触即发…… 独有派系机制:帝国朝廷 帝国朝廷内,三个派系互相争权夺利。 1.文官党:由宦官领导,其支持者希望将权力集中于文官手中。 2.军阀党:此派系的支持者希望将权力分散到地方军阀手中,军阀各负责其封地,只对皇帝负责。 3.宗亲党:此派系的支持者希望将权力集中在刘氏皇族手中。 皇帝居于其中,要尽力平衡这三个派系。皇帝可以用政治影响力在朝廷内进行各种改革,以减缓争权夺利的阉宦们对朝政的破坏…… 政治影响力会随时间增长,玩家主要城镇中的行署类建筑也能产生政治影响力。 可以花费政治影响力将贪官罢免,逐出朝廷。 可以花费大量政治影响力吞并帝国中的派系。汉灵帝是该DLC的核心,他的独有资源在这里没写明,应该指的是这个会随时间增长的“政治影响力”。这三个派系像不像P社游戏里的贵族、教士、布尔乔亚呢?特殊部队:征召羽林军(刘宏) 他们是大汉王朝的精英禁军,代表了五行,并且身披重甲。所有羽林军部队都拥有特殊能力,在附近有其他羽林军的情况下,其护甲和伤害将得到增强。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羽林军应该有五种,跟白龙军、黄龙军、青龙军、黑龙军、红龙军类似,他们的速度应该很慢,并且一定很贵,但在队友都是羽林军的情况下会变得非常强大,对付他们应该利用他们速度慢的特点,将其分割歼灭为妙。二、刘宠 刘宠是皇亲国戚,但并无皇位继承权。和他的亲族不同,他视管理封地为己任,并乐此不疲。他治下的百姓十分爱戴他,因为他不但勇武过人,而且精通兵法。他立志于建立一方太平乐土,保护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相信刘氏天下定将永存,并愿意为匡扶汉室竭智尽忠,但他更在意自己的封国和国中百姓的安危。购买受命于天后,您也可以在190剧本中选择刘宠派系,并按历史进程体验他和袁术之间的。 独有资源:刚毅 刘宠的独有资源为刚毅。进行战斗可以获得刚毅。刚毅能为他的提供大量强大的军事加成。 独有派系机制:战利品 在战斗中完成特定功绩后,刘宠可以解锁能提供独有加成效果的战利品。刘宠可以展示的战利品数量有限,只有被展示的战利品所对应的加成才能生效。剧透一下,全战把陈王刘宠做出来,看来对三国还是有一番见解的。刘宠被认为是汉室宗亲里非常有能力的一个。《后汉书》记载刘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可以料定刘宠的特殊兵种是弩手。《后汉书》还有记载: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可见刘宠不仅军事过人,对内治理也是井然有序。但此人最终因袁术的而死。《后汉书》载:袁术求粮于陈而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我们可以在游戏中轻易阻止袁术的,让刘宠活下来,他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并在不断的战斗中以战养战拓展实力,匡扶汉室没刘备什么事了。特殊兵种: 陈郡泰平卫士(刘宠) 陈王刘宠麾下最强的近战骑兵,身穿金甲,并装配了弩箭。 陈郡羽林军(刘宠) 身披重甲的弩步兵,为了守护大汉而披坚执锐。果然是弩手。一种徒步弩兵,一种骑马弩兵,而且这骑兵只是装配弩箭的近战骑兵,能近能远,或许相当好用。三、卢植 卢植是汉代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同时也以教书育人闻名于世,刘备与公孙瓒皆是师出其门。他在黄巾起义时期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多次成功出击打败黄巾军。他知识渊博,擅于指挥,却未曾防备宦官暗算。 独有派系机制:大书库 完成特定内政功绩后,卢植可以获得特定的书籍,可以摆放在大书库内。最多可以同时摆放五本书,每本书都会提供独有的加成效果。有些书籍可以组成特定的组合,若同时摆放,还能再额外提供加成效果。卢植他因平定黄巾之乱时没有向宦官左丰行贿而被左丰污蔑,因此被汉灵帝撤职,其被董卓接管。卢植在游戏里似乎是与孔融类似的内政型势力。但他的特殊兵种很独特:讨贼义军(卢植) 强大的冲击骑兵部队,能造成践踏伤害。看起来是一种枪骑兵,能对步兵单位造成很大杀伤的兵种。四、张角 天公将军张角是一名医士,在其家乡钜鹿郡颇有名望。他偶然间得到了《太平经》,其中详细描述了天地之间的关系,令他踏上了反抗汉室的道路。张角召集了自己的兄弟,并为黄巾大业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他在百姓心中点燃了反抗的火种。 五、张梁 人公将军张梁最擅长防御。他的目的是建立一支坚不可摧的部队,对抗汉室,支持义军。实际上,朝廷已经派遣卢植起义,而张梁的任务就是顽强地抵御他的进攻。这场战争的结果将打破势力平衡! 六、张宝 地公将军张宝将单纯的怒气化为了反抗的力量。他是义军的前锋部队,要勇敢地投身于战斗中。他的目标是尽快扩大起义军的影响范围。他的初始位置正适合于完成此任。 独有机制 张氏三兄弟是黄巾起义的发起者,他们三人的派系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线,但都是为了推进黄巾大业。这些任务中有的是扩张自己的势力,也有的是强化他们之间的同盟,还有些任务会让你面对原有的或新增的人物…… 独有资源和效果:热忱和热情 热忱代表了反抗精神,要想让起义成功,义军必须有高涨的热忱。张氏三兄弟的派系都拥有这一资源,但热忱是会随着时间减退的。热忱过低会导致义军人心离散,你控制的郡县也可能反抗你的统治,重回大汉怀抱。可以通过夺取郡县和进行战斗来增加热忱。 热情代表的是百姓对黄巾起义的支持度,热情越高,汉王朝的统治就越不稳固。黄巾军的部队和建筑会在所在地区传播热情,若该地区为汉帝国派系所有,热情的传播会导致公共秩序不断下降。热情较高时,还能自动影响邻近地区。汉帝国派系可以通过提高公共秩序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夺取附近为黄巾军所控制的郡县来减缓热情的传播。 胜利条件 所有太平要术的支持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汉王朝。除非实现这一愿望,否则他们反抗的怒火将永无止息! 战役开始后数个回合内,天命之战便会打响,黄巾军将正式与汉帝国展开永无休止的斗争。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便意味着黄巾大业的成功。要想去的胜利,需要夺取洛阳,或者占领50个地区。 改革 所有黄巾派系使用的都是全新的的改革树。其中包括四个主要的改革方向,分别代表: 基建财政 思想商贸 军事力量 军武训令从这里看来,三黄巾的机制是非常相似的。热情机制解释了为什么公共秩序降低就会引起黄巾之乱——原来就是黄巾三张他们传播的!这张科技树的图片可能就是黄巾军的:三家的特殊兵种简直不要太强:特殊兵种: 天命谕使(张角) 张角通过天命谕使将他的预言和教诲传达给。他们是移动速度快,不穿甲的冲击骑兵,士气高昂,最适合用来冲击远程步兵。他们能够快速消灭这些部队,并在敌人回援之前撤离。 崇道狂士(张宝) 张宝麾下的全能步兵,装备了双手长枪。他们独有的能力可以让他们对付面前敌人的能力随时间提升,但他们不擅长应对来自侧翼或后方的进攻。 狩妖奇人(张宝) 张宝麾下的弓箭部队,使用淬毒的箭矢。他们在部署阶段可以被部署在常规部署范围之外,并且拥有隐身能力,只能在距离很近时被侦察到。他们处于隐身状态时十分致命,但不擅长近战,因此最好让他们和敌人保持距离。 除暴义兵(张梁) 张梁麾下的冲击骑兵,冲击力量非常凶猛,且在对战英雄和将领时拥有伤害加成。很显然,这都是一些极端特化的兵种,估计很难用,但用好了会非常强大。 天命谕使这种无甲骑兵看起来只能用来攻击远程步兵,本来骑兵也就是主要用来打弓弩手的,但这种骑兵似乎除了能打弓弩手以外一无是处,但他们的长处就是极端擅长打弓弩手。崇道狂士是长枪兵,长枪兵的特点就是能反击由正面而来的冲锋伤害,而这种长枪兵有极强的正面特化,极为擅长攻击正面的敌人,却非常畏惧被爆菊花。狩妖奇人是可以隐身放毒的弓兵,不难猜到他们可以让被击中的敌人随时间遭受伤害,只要开局埋伏在侧面,等敌人主力开过前军接战之后偷袭后方,然后撤退等着敌人毒发身亡大概就行了。除暴义兵!这居然是一种专克英雄的骑兵!!!以往英雄杀入军阵中都是单方面的大开杀戒,而这种兵种居然可以反过来克制英雄!整个游戏的玩法将被其改写!可见黄巾军的玩法虽然看似平常,但兵种却十分出彩!此外,更新里介绍有“40个全新战场部队和全新的部队技能”,或许可能包括投石机以外的攻城器械,具体就不乱猜了,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其他受命于天中可玩的派系 体验曹操和刘备等人物传奇的开端 你也可以选择三国时期那些广为人知的人物进行战役,这些人将拥有全新的开局位置和任务线,以表现他们在更早一些年份中(也是他们身份更为低微时)的经历: 曹操 刘备 孙坚 董卓 全新的战役特点: 无地征募 在受命于天战役中,无地派系可以在任何非敌对的土地上征募部队。不过,只能给已有的征募新的部队和部曲,不能创建新。 AI派系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190年开局可选的派系也会按历史进程在受命于天战役中依次登场。例如,袁绍只能在皇帝被废黜的情况下出场,而郑姜会在189年左右开始在北方地区为祸一方。这里的曹操、刘备、孙坚、董卓会像阿提拉里的匈奴、哥特人等蛮族一样,在没有领地的情况下正常发展(应该也可以在友军土地补充伤病),直到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之后,转型成为原版剧情中的势力。总的来说,受命于天DLC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却极其重要的时代,它向我们展示了黄巾之乱和群雄割据的情况究竟是由何而起的,在好玩的同时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历史启示。

谁能告诉我,历史上日历是谁发明的

你好,这个问题由我来告诉你吧,如果要说全说透关于历法的事,那可以写一本书出来了。我国历史上的日历,也称为历法,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农牧业时期就有了。无法考证第一部历法出自何人之手、源自何时何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古代历法有一百多种,比如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等。不同时期的日历是由不同时期的人发明的。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情况。从日历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日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概从周代起,颁发、宣布日历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封建社会,只皇家才有权利发布日历,称为“告朔”(预告朔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每一个新皇帝上台后都要重新更改年号。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朝廷从全国征募了20几个天文历算家,在京城制定日历。其中有邓平、落下闳、唐都、公孙卿、壶遂等。经过他们的讨论,制定了《太初历》。这部历法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古代历法。其实参与制定这部历法的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司马迁(《史记》的作者),不过由于在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司马迁的一些建议没有得到采用,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没有提到《太初历》。因此,《太初历》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而是二十几个人根据以前的历法重新制定的。《太初历》规定一个月(朔望月)的长度是29又81分之43天(29.530864天),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加一个月,十九年中加七个闰月,按这种计算,每年12又19分之7个月,一年(回归年)是365又1539分之385天(365.2502天)。年和月的长度是制历的两个基本数据,从《太初历》制定出的数据来看,虽然误差还很大,在对于几千年前的历法来说,其精准度已经非常高了。《太初历》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实行,直到公元84年被后汉《四分历》代替为止,一共实行了188年。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历法——《大衍历》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乙巳日这天,根据《麟德历》的推算,当天要发生日食。于是人们做好观看的准备。最后,虽然日食出现了,但和推算的时间有很大的出入。这说明《麟德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唐玄宗命令一行法师(俗名张遂)制定新的历法,代替不准确的旧历法。张遂经过六年的时间制定出了新的历法——《大衍历》。《大衍历》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优秀的历法之一,其内容既继承了以前历法的成绩,同时又被后代历法所参照。具体内容包括:推算朔望的方法、推算二十四节气各天中午太阳下影长及白天黑夜长短、推算太阳运动、月亮运动、五大行星运动等。朔望月(历月)的长度为29.53059天;回归年长度为365.2444天,和今天的数据相比,非常精准。我国古代日历的制订(发明)和具体情况如前文所说,我国古代历法约有一百多种,如果将这些历法仔细研究加以比较,你会发现,不论这些历法如何推陈出新,其本质不外乎三个类型:阴历、阳历、阴阳合历。阴历月光出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张衡《灵宪》意思是说,月光来自日光的照射,对着太阳时月亮就全发光,成为满月;月亮背着太阳时就不发光,看不见了。阴历是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来制定的。也就是所谓的“朔望”。一个朔望月的自然长度为29.5306天(用小时来计算的话应该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但是这个数字太过于复杂,为了便于实际运用必须取整,但问题是取整之后又不能破坏朔望的自然规律。如果要对29.5306这个数进行取整的话,显然只有29和30比较接近。但是不论取哪个数,都会无法与自然的朔望长度相对应。为了确保每一次的“朔”都能发生在每月初一,古代的历法家巧妙地采取了29与30交替使用的方法,解决了历月的长度问题。历月的长度解决了,那还有历年的长度问题。因此,历法家们首先考虑到了回归年的因素。因为历月的长度只有与回归年的长度相吻合,历法才能真实地反应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根据这一原则,再经过反复的观测发现,12个朔月的长度累加起来的天数非常接近回归年的天数。于是,古代的历法家就将阴历的历年定为12个月,为了与回归年达到一致,把第三年十二月的29天改为30天,并把这一年称为闰年。这就是阴历的历月长度和历年长度的由来。当然,也就是阴历的制订。它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是月亮变化的周期。反过来说,从阴历的日期就可以知道月相。比如:初一是朔(新月);十五、十六是望(满月);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等。古人因此不但可以根据日期判断月相,也可以通过月相判断日期。阳历阳历是按照太阳的运动来制定的。它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一个回归年的自然长度是365.2422天(365天5小时48分46秒)。如果将这个长度直接用于日历,那从第二年起,每年都会推迟5小时48分46秒,要不了几年,季节、节气的日期都将与现实差距很远。古人很聪明,把5小时48分46秒乘以4,等于23小时15分4秒,也就接近一天。因此便采取了每经过四年多算一天(称为闰年)、每满一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这样一来,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就变成了365天5小时49分12秒,与回归年的自然长度相差仅仅只有26秒。每年相差26秒,累积3300年才会差一天。这个误差已经很小了。三千以后的事情,自然有三千年后的人处理,所以阳历历年的长度就这样解决了。阳历的历月长度:阳历的历月数与阴历一样,都是12,但是这种取法与阴历的朔望月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沿用了阴历把一年分为12个等份的方法而已。前面已经讲过,阳历的历年长度已经定下来了,那就再玩儿一次数字游戏,想办法让它符合12个等份就行,虽然复杂,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历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30天;唯独二月份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排列,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阳历历月长度问题而玩儿的“数字游戏”。另外,大家可能发现一个问题,阴历以朔望月为原则,因此有“月首”(初一),这是月亮的运行规律,不可能人为更改。那么以回归年为原则的阳历有没有“年首”呢?是定死的吗?回答是没有。原因在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接着一圈,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从哪里开始计算都是一样的。在古代,历法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比较通行的办法是:选取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后的10天作为元旦(一月一日)。当然,这不是必须,只是古代的一个习惯而已。以上说的,就是阳历的计算原则和来历。阴阳合历看过了上面阴历和阳历的制定,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实际上古时候几乎所有的历法都属于阴阳合历。所不同的是,阴历先以月亮定历月长度,再根据这个长度去合回归年的长度;阳历则是先定历年的长度,再根据这个长度去合历月的长度。关于日历的其他情况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夏历”、“农历”等字眼,夏历这个名称很有可能源自夏朝所用的历法,随着朝代更替,夏历两个字并不是真的指夏朝的历法,而是对历法的一种代称。农历,并不等同于阴历,原因或许是我们自古就是农业国家,历法与农业生产相关,久而久之便有了农历的说法。以上是我的回答,总的来说,如果对某种历法感兴趣,你只需要知道它制定历月的长度和历年的长度原则,以及通过什么方法来协调历月与历年的长度问题使其达到一致,就可以了解它的具体情况了。

日本在二战为何变得如此残忍,是人性本就如此还是变态

这个问题属于视野过于狭窄。日本在二战的残忍和人性无关,也不是变态,而是自古以来凡是侵略军几乎都是这个德性,不仅限于日本。换句话说,这是侵略军的本质属性所致。古代战争的时候,互相屠城是家常便饭。中世纪战争的时候,互相屠城还是家常便饭。到近现代战争,直接杀光全城人这种事不那么司空见惯,不是因为侵略者变善良了,而是城市人口变多了,屠城不那么容易了。但是侵略的时候,对占领的城市农村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淫掠仍是家常便饭。从两次战争到甲午战争,哪一次侵略军是彬彬有礼的?哪一次侵略军是友好善待被侵略国家的老百姓了?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在天津、北京都进行过严重的屠城行为(而有人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否认八国联军在的暴行,性质跟否定南京大一样恶劣)。在保定已经明确投降放弃抵抗的情况下,仍然在保定进行了屠城,尤其令人发指。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