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表示:警惕考研“高考化”趋势(2023人大代表谈考研)

发布时间:2023-03-07 11:14:00作者:小编酱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发言。

“世界科技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塔尖’上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线基础上,关注两端。”

梅兵所认为的“两端”,一端是少数具有某学科超常潜质学生的培养,要为他们开辟和畅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培养“绿色通道”,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早出、快出拔尖创新人才。

另一端是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要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让研究生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现在学生考研的最大目的,并非是成为什么“高精尖人才”,而是提升就业竞争力。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本科找不到好的工作,我就通过考研缓个两三年,期望能凭着这张研究生文凭拿到一个像样点的工作。

至于科研人才,解决卡脖子问题,那是专家提出的宏观愿景,这是最理想情况下能达到的期许,他们希望研究生教育能达到的目的是:培养高技术人才,解决科技前沿问题,为国内科研添砖加瓦

而大部分考研同学的想法是:考研前希望通过考研延缓三年就业,考研后希望能够顺利毕业找个好工作

至于科研?我是什么科研废物,整天嗯造学术垃圾。巴不得导师能抬一手,不要卡我毕业,让我研究生生活不要太苦。

当然,研究生期间必然有一部分同学能成为“科研达人”,也有足够的热情去攻克相关的课题,这一部分人属于“筛选”过后留下的那部分人。

现在随大流而不得不考研的人占据了多数,这就是为什么“考研高考化”趋势明显的原因

因为大家都在考研,我不考研且不做任何深造的话,更不好找工作,尤其是二本三本就业竞争力更薄弱。以前可能只有5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现在这一比例或许提升到了80%。

即便每年都有数百万考生通过考研“上岸”了,但高等教育质量却极有可能因此“下水”了。

实际上,除了要问“真有必要所有人都去考研、考博”这样的问题,还当问是不是真有必要所有的高校都要扩点扩招?是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所有的岗位都需要研究生学历?

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是,考研高考化,将这些本应给予否定的答案扭曲成了现实予以肯定的现象

所以,考研高考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仅是让考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还在于会进一步导致就业市场用人观念持续浮夸。

学生错付时间与精力,高校错配资源,而研究生教育也将持续向着高考那样的应试教育方向滑落。

都去考研,真没必要。当务之急是必须及时纠正考研高考化的错误倾向。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恐怖奶奶序章
收藏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