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类地行星开普勒将螺旋死亡,科学家猜太阳最终会杀死地球

发布时间:2022-12-28 19:00:15作者:小编酱

开普勒-1658b,之所以被称为开普勒,是因为开普勒任务最初发现了它。它轨道和地球相似,时间计算也和地球上类似,公转周期 (一年) 为 385 天,体积比地球大 60% 。另外,该行星处于“适居带” (Goldilocks Zone),气候不会太热或太冷,这代表着液态水可以存在。
这颗比地球还要老的星球,可能会比地球还要先灭亡。
只是,身为一个甚至比太阳老15亿年的星球来说,它正在经历的,可能就是我们未来地球会发生的事!
有专家指出,若“开普勒-452b”是类地行星,现在的位置意味着它正步入气候历史中,一段失控的温室效应阶段。
尽管发现这颗行星本身令人激动,但科学家们更感兴趣的是这颗系外行星的螺旋式轨道,它正慢慢地转向靠近它的恒星。
他们不确定这颗系外行星究竟何时会螺旋式死亡,但他们确实相信,随着这颗行星的轨道慢慢靠近其老化的恒星,这个时间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到来。
因为“开普勒-452b”围绕的恒星开始衰老,所发出的热力让它表面的所有海洋蒸发,最终水蒸气也会永久消失。相信在无水份的情况下,就算真的有生物,这颗星球也已经正在迎接末日了。



不只如此,这颗地球原本就比地球还要大了快 20 亿岁,加上 1400 光年的距离,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是很久以前的状态了,也说不定,这颗星球现在早就经历了我们无法想像的末日现象了。
我们之前已经检测到了系外行星向其恒星吸气的证据,但我们之前从未见过这样一颗围绕进化恒星的行星,关于这颗螺旋式系外行星的新研究的共同作者Shreyas Vissapragada在一份声明中分享道。科学家们指出,确定一颗系外行星轨道的确切衰变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因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相当缓慢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系外行星的轨道衰减时变暗之外,我们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来衡量这种衰减。不过,如果我们保持关注并跟踪这种衰变,我们往往可以捕捉到关于螺旋状的系外行星的细节,这些行星正在缓慢地走向死亡。
科学家们认为,系外行星轨道的衰减很可能是由行星和其恒星之间的潮汐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些相互作用类似于影响我们月球和地球的相互作用。然而,在我们的情况下,潮汐相互作用将月球和地球进一步分开,而不是更接近。
这也不是科学家们发现的唯一的螺旋状系外行星,只是其他的没有像这颗那样围绕着恒星运行,这就是为什么它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更仔细地观察这些类型的行星,甚至了解更多关于潮汐相互作用方式的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观察这颗系外行星缓慢地螺旋式死亡,这一过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这类行星死亡的急需的信息。科学家们预计太阳最终会杀死地球,也许这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未来如何发生的更多信息。
所以人们将要考虑到的是地球人将如何存活,将去哪里定居。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