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天外世界配件(神游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4-16 14:40:28作者:小编酱

神游的意思是什么

神游意思是:身不在某地而在想象或梦境中游历某地。神游的详细解释谓形体不动而心神向往,如亲游其境。《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於 华胥氏 之国。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迹屈巖廊之下,神游江海之上。”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元 萨都剌 《过岭至崇安方命棹之建溪》诗:“少吐胸中豪,神游八荒外。” 郭沫若 《水牛赞》:“你角大如虹,腹大如海,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犹言神交。谓以精神相交。南朝 梁 江淹 《自序传》:“所与神游者,唯 陈留 袁叔明 而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阮嗣宗 感之,著《大人先生传》,言吾不知其人,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交。 阮氏 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人死的讳称。宋 王安石 《八月一日永昭陵旦表》:“率土方涵於圣化,宾天遽怆於神游。” 宋 文天祥 《黄金市》诗:“先子神游今二纪,梦中挥泪溅松楸。” 明 方孝孺 《懿文皇太子挽词》:“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美国最新的SLS火箭是怎么运输组装的

谢谢邀请。下面由稀星天外来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让我对SLS火箭本身做一个介绍。美国宇航局(下简称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pace Launch System,SLS)是一种先进的大型火箭,用于地球轨道之外的空间探索。凭借其空前的推力和能力,SLS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用一次飞行就将“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船,宇航员和大型货物运送到月球的火箭。图一 竖立在发射塔架上的SLS艺术想象图SLS提供了比世界上任何现有火箭更多的有效载荷运载重量,体积空间和能量以加速太空探索任务。它的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为太空计划开辟新的可能性,包括使用无人探测器探索月球,火星,木星和土星。SLS火箭的演进路线图为了满足美国未来对深空任务的需求,SLS将采用分阶段发展的,来逐步增强它的功能和能力。 SLS是专门为深空任务而设计的,它将向月球发射“猎户座”飞船或其他货物。地球前往月球的单程距离大约为38万公里,比位于低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站位置要远近1000倍。SLS火箭将提供动力,帮助“猎户座”飞船达到至少11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这一速度能够让飞船脱离地球引力束缚并到达月球。这比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约3.1公里/秒。每枚SLS都拥有一个装有四台RS-25引擎的核心级。第一种SLS火箭(基本的Block 1型)可以向月球轨道发送26吨的有效载荷。它将由两枚五段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四台RS-25液体推进剂发动机提供动力。到达太空后,由被称为“临时低温推进级(Interim Cryogenic Propulsion Stage,ICPS)”的“二级”火箭将“猎户座”飞船送入月球。图二 SLS火箭Block 1的详细分解图计划中的SLS第二个改进版本是Block 1B人员/货物运载火箭。它将使用一种新的,推力更强大的“探索上面级(Exploration Upper Stage,EUS)”二级火箭来执行更雄心勃勃的任务。在单次发射中,除了“猎户座”载人飞船之外,Block 1B火箭还可以再搭载诸如深空居住模块之类的探测系统。Block 1B人员运载火箭的月球轨道运送能力为34~37吨,可以提供的286立方米的载荷空间;货运型的月球轨道运送能力为37~40吨,可以提供的537立方米的载荷空间。显然,后者具有远大于前者的有效载荷空间,可以发射更大的探测系统或科学探索航天器用于太阳系内的太空探索任务。计划中的SLS终极型号是Block 2,将提供大约5400吨的推力,成为将货物送往月球,火星和其他外太空目的地的主力工具。SLS Block 2也分人员和货物运载两种型号。它们的月球轨道运载能力将超过45吨,货运型的有效载荷空间更将达到905立方米。图三 SLS火箭的发展路线图这一NASA历史上最为复杂的项目拥有大大小小遍布美国50个州的1200多个供应商。主合同商波音公司负责核心级的建造和最后组装,诺斯洛普 格鲁曼公司负责固体助推器的建造。为了建立可靠的物流,保证各个环节万无一失,NASA可以说是海陆空全方位出击,以保证SLS火箭的各部分能够按时到达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塔架。河上运输SLS火箭拥有NASA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的核心级火箭。NASA使用它的“飞马座(Pegasus)”驳船来运输该核心级。但是,由于SLS核心级超大的尺寸,NASA不得不修改和调整“飞马座”驳船。“飞马座”的最初设计目的是将巨大的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从NASA位于路易斯安纳州新奥尔良北郊米乔德(Michoud)的火箭工厂,运输到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全程1450公里。图四 “飞马座”驳船运送SLS火箭核心段在SLS项目中,该驳船从首先将火箭核心段从米乔德工厂沿河运送到位于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Huntsville)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进行测试。就在今年六月底,第一枚SLS火箭核心段四个结构测试物品中的最后一个——液氧存储罐——被装载到“飞马座”上,运到马歇尔进行测试。在这些硬件完成测试,被批准进行飞行后,“飞马座”驳船将再次开始工作。这次会将火箭的部件从新奥尔良沿墨西哥湾沿海运输到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车轮滚滚巨大的五段式固体火箭助推器每个重726吨。差不多有四只蓝鲸的重量!将SLS上强大的助推器组件从位于犹他州普瑞蒙特瑞(Promontory)的工厂转移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助推器组装工厂和SLS火箭总装大楼的唯一方法是通过铁路。这就是为什么你还会找到从这些装配大楼和设施通往发射台的铁路轨道的原因。图五 最后一个助推火箭分段由火车运往犹他州的仓库目前,仅肯尼迪航天中心内部就有总共大约61公里长的工业轨道。使用专用的货运和平板车厢以及遍布美国的现有铁路网络,NASA可以将大型笨重的设备从美国西南部运输到佛罗里达州沿海的“太空海岸”。今年一月份,所有的助推火箭分段建造完成,最后一个助推火箭分段被运到了犹他州的仓库。之后,火车将所有10个分段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那里,它们将和助推器的前后整流罩一起搭建起来,准备好第一次飞行。“超级孔雀鱼”常规的运输机因为机体尺寸的关系,没有能力为NASA运送SLS和“猎户座”飞船相关的专用硬件。NASA的“超级孔雀鱼(Super Guppy)”飞机配备有可以打开200度以上的独特铰链式机头,专门设计用于将笨拙的硬件(例如:“猎户座”飞船中间级连接适配器)运送到卡纳维拉尔角。图六 “超级孔雀鱼”的机头打开动图该飞机由“航天太空航线公司(Aero Spaceliners)”公司共建造了四架,目前还有一架被NASA使用。该飞机的机身是专门建造的,货舱长34米,宽7.62米(其中地板宽4米),高7.62米,有效载重23.8吨。它的座舱,机翼,机尾和主起落架来自于波音公司上世纪50年代的377“同温层游轮”客机,前起落架则是从波音707上取下,并旋转了180度。这使飞机的前部比后部略低,使货舱地板保持水平,并简化了货物装载操作。图七 目前只有一架“超级孔雀鱼”N941NA(之前的F-GEAI,序列号0004)仍在NASA服役铰接的机头意味着货NASA物实际上是从飞机的前部而不是后部装载的。货舱尺寸很适合“猎户座”飞船适配器。后者于2018年交付给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那里它和火箭的ICPS相连,可以在阿尔忒弥斯一号任务中将飞船送入月球轨道。条条大路通往肯尼迪航天中心不管何种运输,所有道路的终点都指向肯尼迪航天中心。而从火箭总装厂通往发射台的“最后一公里”的明星是被称为“爬虫”的巨型履带式运输车。它可以以每小时一英里的速度将移动发射台及其上的火箭从总装厂房移动到发射塔架。这对于每次“阿尔忒弥斯”任务都是至关重要的。图八 巨型履带式运输车“爬虫”NASA共有两台上表面达到棒球场大小,由机车和大型发电机引擎提供动力的“爬虫”。每辆履带式运输车能够在14.5公里的行程里程中运载8165吨的载荷。2019年6月27日,履带式运输车2号运载移动发射台成功完成了前往发射塔架的最终测试,宣告阿尔忒弥斯一号任务的最后一关——将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运往发射塔架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出现了70米80米的怪兽,人类会怎么样

怪兽类科幻电影里边的人类,往往都会被无情地“弱化”了,目的也是为了凸显“怪兽”的破坏能力及恐怖氛围,核心其实都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说白了如果电影里的大怪兽都是上来就被一炮打飞,那么谁还会花钱去看这样的电影呢?这也就造成了人们对于怪兽能力的一种过分解读。就比如所谓的80米的大怪兽,只要它是生命体,即便有较厚的盔甲和鳞片。人类都是有足够多种类的武器去对付它的,而且怪兽也必然会存在眼镜、嘴巴等潜在的防护薄弱点,人类的战斗机和导弹都是可以进行精准打击的。即便是各种炸弹冲击所产生的热量,都足够怪兽“喝一壶”的了。地球上现有的最大生物是蓝鲸,体长也达到了30米以上,体重也达到了200多吨,即便是这样一个体型,在人类面前基本上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人类要是通过军事武器去“消灭”一头蓝鲸,那简直是意见易如反掌的事情。所以说即便怪兽的体长增加了一倍,但是对于人类来说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的。上面所说的怪兽都是基于“地球碳基生物”的逻辑进行的推演,怪兽的数量及智力水平肯定也都是有限的。但如果说这种怪兽来自于外星文明,并拥有超强的外星科技实力,且数量还较为众多的话,那么我们人类可能只有“乖乖认输”为好了。这种差距有可能是“指数”级别的,就像《三体》中的“水滴”一样,可能很轻松就把人类的所谓战斗力都解决掉了。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人类是进化来的吗

人类究竟从何而来?世界上众多生物,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主宰世界?这确实是个谜,目前的解释都经不起追问,所以至今尚无权威定论。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很多自然现象至今还无法解释,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人类连自身的起缘也无法搞清楚,可见科学的道路多么遥远,也许一百年后也无法知道。

美国F/A

简单的答案就是美国的很多武器基本上就是一个逐步发展升级的过程。拿F/A-18战斗攻击机来说,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系列,A/B/C/D为第一代,E/F/G为第二代。虽然第二代和第一代同样使用了F/A-18的序号,并保持了很大程度上的零件通用性,但已经不啻为一架全新的飞机了。在第二代中,G型“咆哮者”电子战飞机是目前美军在EA-6B退役后唯一的电子战战机,具有非常强的电子战能力。图1 F/A-18C战斗机如果你还有时间和兴趣的话,就跟随稀星天外来详细了解一下F/A-18战斗机的历史、发展和未来。F/A-18“大黄蜂”的诞生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启动了海军实验战斗攻击机(Naval Fighter-Attack, Experimental,VFAX)计划。最初,该计划期望开发一种低成本轻型战斗机作为F-111B的补充,来取代美国海军装备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F-4“鬼怪II”战斗机,来执行空中优势、护航、对地攻击任务。但是,该计划很快就让位给VFX,也就是后来的F-14“熊猫”战斗机项目。随着,F-14的成本问题越来越高,VFAX项目得以重获关注,美国海军希望通过采购一款多用途战机,来替换道格拉斯A-4“天鹰”攻击机,A-7“海盗II”攻击机和剩余的F-4“鬼怪II”,并作为F-14“雄猫”战斗机的低成本搭档。时任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司令肯特·李(Kent Lee)海军中将是VFAX的主要倡导者。但该项目遭到了许多海军军官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美国海军最高军阶的飞行员,负责空中作战的副作战部长威廉·D·豪尔(William·D·Houser)海军中将。图2 美国空军轻型战斗机项目的竞争飞机:YF-16(前)和YF-17(后)1973年8月,美国国会授权海军寻求F-14的低成本替代品。格鲁曼公司提出了一种简化的F-14,称为F-14X,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则提出了F-15的海军变体,但两者的价格都几乎与F-14一样。那个夏天,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James R. Schlesinger)下令海军评估空军轻型战斗机(Light-Weight Fighter,LWF)计划的两个竞争机种——通用动力YF-16和诺斯洛普YF-17。LWF是美国空军用于开发F-15的低配搭档轻型战斗机项目,目标是一种没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昼间战斗机。1974年5月,众议院武装委员会将VFAX项目的3400万美元重新分配给了一个名为海军空战战斗机(Naval Air Combat Fighter,NACF)的新计划,旨在最大程度利用LWF项目的开发成果。尽管YF-16在空军的LWF竞赛中获胜,但美国海军对于在航空母舰上使用一架单发动机和窄起落架飞机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并拒绝采用F-16变型机型。1975年5月2日,美国海军宣布YF-17为最后的获选者。由于LWF并没有涵盖VFAX的所有要求,因此美国海军要求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和诺斯洛普两架公司根据YF-17的设计原理联合开发一种新飞机,并使用F-18的编号。1977年3月1日,时任海军部长格雷厄姆·克雷托尔(W. Graham Claytor)宣布将F-18命名为“大黄蜂”。图3 诺斯洛普公司的YF-17原型机关于YF-17的故事,请参见稀星天外对于问题“F-14,F-15,F-16,F-18,美国三代战斗机为何唯独缺了F-17?”的回答。在F-18生产研发中,诺斯洛普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下简称“麦道”公司)的一个二级承包商,以利用后者在舰载机制造方面的经验。两家公司同意将零件制造工作量平均分配,由麦道公司进行最后组装。另外麦道公司将建造机翼,水平尾翼和前机身,而诺斯洛普将建造中后段机身和垂直尾翼。图4 第一架F-18A战斗机为了适合航母作战,最初被称为麦道267型的F-18战斗机,在YF-17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改。机身、起落架和尾钩都得到了加强,还增加了折叠机翼和弹射器附件。为了满足海军对于航程和燃油储备的要求,麦克唐纳通过扩大机背并在每个机翼内增加了一个油箱,将燃油容量增加了2020千克。同时在机翼的前缘和水平尾翼上增加了一个“钩扣”,以防止在F-15中发现的气动弹性颤振。机翼和水平尾翼的面积都被扩大,后机身增加了102毫米,发动机在前部向外倾斜。这些更改使总重量增加了4540千克,达到了16800千克。YF-17上原有的飞行控制系统也被四冗余度的全数字飞控系统取代,这也是这种新技术在量产的战斗机系统中首次应用。最初,计划购买总共780架三种变体的飞机:单座F-18A战斗机和A-18A攻击机(仅航空电子设备有所不同)和保留了全部作战能力但机载燃油减少(少6%)的双座教练型TF-18A。随着航空电子设备和多功能显示器的改进以及外部挂架的重新设计,A-18A和F-18A可以由一种飞机完成。从1980年开始,该飞机开始被称为F/A-18A,并于1984年4月1日正式宣布这一名称。TF-18A被更名为F/A-18B。图5 因为其出色的低速高迎角性能,F-18很快成为了美国海军“蓝天使”特技飞行队的表演飞机“大黄蜂”分别于1983年1月7日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14战斗机中队(MCFA-314)和1984年7月1日进入海军第25攻击战斗机中队(VFA-25)服役,以取代他们各自的F-4和A-7E。1985年2月至1985年8月,装备F/A-18战斗机的美国海军VFA-25和VFA-113中队作为第14航母舰载机联队(CVW-14)的部分,在“星座”号航空母舰上进行了“大黄蜂”战机的首次作战部署。1992年,“大黄蜂”最初装备的休斯公司AN/APG-65雷达被替换成了新的更快,功能更强大的AN/APG-73。这种装备AN/APG-73的A型“大黄蜂”被命名为F/A-18A 。除了美国海军以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班牙空军也采购了F/A-18A/B战机作为其主力战斗机。图6 西班牙空军的EF-18战斗机(详细情况可以阅读我的文章《空中硬汉苏-27硬抗北约EF-18M战斗机,漂亮驱逐后面的大漏洞》)F/A-18C/D型飞机是1987年进行的批次升级结果,包括升级的雷达,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可以使用包括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和AGM- 65“小牛”对地攻击导弹和AGM-84“鱼叉”空对舰导弹等新导弹。其他升级包括使用了马丁-贝克公司新的“海军空勤人员通用弹出座椅(Naval Aircrew Common Ejection Seat,NACES)”和自卫干扰器。合成孔径地面测绘雷达使飞行员能够在能见度差的条件下定位目标。自1989年以来交付的C和D模型还提高了夜间攻击能力,包括休斯AN / AAR-50热成像导航吊舱,公司的AN/AAS-38 NITE“鹰”前视红外阵列目标瞄准吊舱,夜视镜,和两个全彩(以前为单色)多功能显示器和一个彩色移动地图。图7 澳大利亚空军的F/A-18A战斗机其中,F/A-18C是单座型,而F/A-18D是两座型。D型可以被用于训练或作为全天候攻击机使用。后者主要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用于夜间攻击和担任前进空中管制员的角色。其后座舱留给武器和传感器操作员,协助运用武器系统。此外,有60架D型“大黄蜂”被配置为具有侦察能力的夜间攻击型F/A-18D(RC)。它们装备了ATARS光电传感器套件,包括传感器吊舱和安装在M61机炮位置的传感器设备。图8 准备起飞的F/A-18D双座战斗机从1992年开始,最大静态推力增加了10%的F404-GE-402性能增强发动机,成为了“大黄蜂”的标准发动机。1993年以后,AN/AAS-38A NITE“鹰”吊舱增添了激光指示/定位功能,可以对目标进行自我标记。后来的AN/AAS-38B又增加了为其他飞机提供激光照射导引的能力。F/A-18C/D战斗机一直生产到2000年,除了美国海军和陆战队外,科威特、芬兰、马来西亚和瑞士也购买了F/A-18C/D战斗机。另外,加拿大空军也将其62架CF-18A和18架CF-18B战斗机进行了现代化增量改进。把传感器、防御套件、数据链路和通信系统从F/A-18A/B标准升级到F/A-18C/D标准。图9 执行巡逻任务的F/A-18C从“大黄蜂”到“超级大黄蜂”“超级大黄蜂”是F/A-18“大黄蜂”的改进设计。“大黄蜂”进入服役之后,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斗机,唯一的槽点是其有限的战斗半径。放大型的“大黄蜂”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当时将其命名为“大黄蜂2000”。它涉及一架具有更大的机翼和更长的机身的先进F/A-18战斗机,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更强大的引擎。美苏冷战的结束导致一段时期的军事预算削减和大量重组。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很多项目收到了影响。1991年,由麦道公司开发旨在取代A-6“入侵者”和A-7“海盗II”攻击机的A-12“复仇者II”隐形舰载攻击机项目因为遇到严重问题和项目进度推迟,而被取消。美国海军开始考虑升级一个现有设计,而不是一架全新的飞机来作为A-12的替代品。为此,麦道公司提出了对F/A-18型号进行改进的“超级大黄蜂”概念,来替代A-6“入侵者”。事实证明,下一代“大黄蜂”的设计比格鲁曼公司对F-14“雄猫”进行有限升级的“快速打击(Quick Strike)”概念更具吸引力。图10 2005年一架F-14(前)和一架F/A-18E编队飞行,后者取代了前者成为航母上的空中优势战斗机当时,格鲁曼F-14“雄猫”是美国海军的主要空中优势战斗机和舰队防御拦截机。时任国防部长迪克·切尼(Dick Cheney)将F-14描述为1960年代的技术,并于1989年大幅度削减了F-14D的采购,然后在1991年完全停止了生产,以支持已被命名为F/A-18E/F的“超级大黄蜂”计划。用全“大黄蜂”航母舰载机联队来取代“雄猫”战斗机的决定很快引起了争议。越南战争王牌和国会议员杜克·坎宁安批评“超级大黄蜂”是一个未经验证的设计,将削弱美国海军的空中优势。1992年,美国海军又取消了海军先进战术战斗机(Naval Advanced Tactic Fighter,NATF)计划,这是海军对应于空军F-22“猛禽”的五代机项目。作为NATF的更便宜的替代品,格鲁曼公司提议对F-14进行大幅度改进。但是美国国会因为费用太高拒绝了它的建议,并重申了对廉价的F/A-18E/F的承诺。最初,“超级大黄蜂”和“大黄蜂”共享很多东西,包括航空电子设备,弹射座椅,雷达,武器,任务计算机软件以及维护/操作程序。除此之外,“超级大黄蜂”基本上是一架新飞机,体积上比原来的“大黄蜂”大20%,空重增加了3200千克,最大重量增加了6800千克。与“大黄蜂”相比,“超级大黄蜂”的内部燃料携带量增加了33%,作战半径增加了41%,续航力提高50%。“超级大黄蜂”的空重比F-14“雄猫”的空重少约5000千克,有效载荷能力和航程确已经接近F-14的水平。由于“超级大黄蜂”比“大黄蜂”要重得多,因此弹射器和制动系统的设置做了改进。为了帮助安全飞行并防止无线电通话中的混乱,“超级大黄蜂”被非正式地称为“犀牛”,以区别于早期的“黄蜂”。图11 一架F/A-18F(左)和一架F/A-18A(右)编队飞行,可以看出前者比后者大很多与“大黄蜂”不同,“超级大黄蜂”配备了空中伙伴加油系统(ARS)来为其他飞机加油,填补了海军在KA-6D和洛克希德的S-3B“维京人”加油机退役后,空中战术加油机的空缺。ARS飞机包括一个位于机身中线带软式加油管的1200升油箱,再加上四个外部1800升油箱和内部油箱,总油量达到了13吨。在典型任务中,舰载机联队的五分之一被用于加油任务。和其他任务相比,它会更快地消耗飞机的使用寿命。图12 “超级大黄蜂”具有伙伴加油能力“超级大黄蜂”的机身被拉长了86厘米,机翼面积增加了25%,为燃料和未来的航空电子设备升级腾出了空间。另一方面,“超级大黄蜂”的零件数量却比原始“大黄蜂”的设计少了42%。相对于之前的F404发动机,新升级的通用电气F414发动机在飞机的大多数飞行包线内具有35%的推力增加。“超级大黄蜂”可以携带更多的未使用燃料和返回航母。对于“超级大黄蜂”来说,这种“带回”能力超过了4100千克。图13 进一步比较一下“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的外观区别其他差异包括发动机的进气口的形状变化和新增的两个翼下挂点,加上机身底部中心线、翼尖和两个翼身融合处所保留的挂点,总挂点数增加到了11个。最大的空气动力学变化是加大了前缘边条翼,它可以在高攻角机动中提供改善的涡流增升,减小飞机的静态稳定性裕度以增强俯仰特性。这导致“超级大黄蜂”的俯仰速度超过每秒40度,并且保持最大程度的受控飞行能力。生存能力也是“超级大黄蜂”设计的重要特征。美国海军通过采取“平衡的方法”来提高其生存能力。这意味着它不完全依赖于雷达隐身技术,而是结合了雷达信号抑制,先进的电子战能力,使用防区外武器以及新的战术,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来提高战斗机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图14 “超级大黄蜂”的进气道部分遮挡了发动机风扇叶片F/A-18E/F的雷达横截面在某些方向(主要是前后)大大减少了。发动机进气口的设计减小了飞机的正面雷达横截面。发动机进气口前缘的角度设计会将前方来的无线信号转向侧面。进气道中固定的扇形反射结构也会防止雷达波到达发动机风扇的旋转叶片。F/A-18A/B/C/D上使用格栅覆盖各种辅助排气和进气口的地方,在F/A-18E/F上换成了穿孔的面板,防止雷达波穿透这些面板。“超级大黄蜂”还尽量把面板的边界和飞机的几何边缘对齐,同时非常注意去除或填充不必要的表面连接间隙和谐振腔,以将雷达波以均匀的狭窄角度从飞机反射回去。图15 F/A-18F的外表比“大黄蜂”更干净据2004年的相关报道,除了F-22和F-35战斗机以外,与同时代的其他战斗机相比,“超级大黄蜂”采用了最广泛的减少雷达截面积的措施。因此,尽管F/A-18E/F不是像F-22那样的隐形战斗机,它的正面雷达截面仍将比上一代战斗机小一个数量级。除了美国海军,澳大利亚空军目前是唯一的F/A-18E/F的海外客户,虽然波音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F/A-18E/F战机。图16 澳大利亚空军的“超级大黄蜂”和它替换的F-111战斗机2005年开始交付的Block II超级大黄蜂结合了改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PG-79,更大的显示器,头盔显示系统以及其他几种航空电子设备的替代品。在Block II超级大黄蜂上使用了很多为波音X-32版本开发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2008年1月,美国海军还决定了将对135架早期生产型“超级大黄蜂”飞机进行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装。今年,美国海军根据其对2020财年的最新预算要求,计划在2020年至2024年财政年度之间购买84架F/A-18E/F Block III战斗机。这是美军在上一财政年度获得资金购买24架“超级虫”之后,又一个F/A-18E/F的大批量采购计划。图17 “超级大黄蜂”Block II战斗机Block III配置的“超级大黄蜂”相对于之前的Block II机型有五个重大升级,其中包括:保形油箱(Conformal Fuel Tanks,CFT),更新和增加隐形涂层以减少其雷达特征,一套新的任务计算机和数据链路,以及为每个飞行员座舱(包括双座F/A-18F机型的后排武器官)配置一个可轻松定制的宽屏多功能显示器。此外,两个先前计划对Block II“超级大黄蜂”进行的升级也被包括进了Block III项目。他们是能够携带装有联网的红外搜索和跟踪(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IRST)传感器的改进型机身中心线副油箱能力和改进的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SATCOM)系统。图18 “超级大黄蜂”Block III的五大升级Block III之后,“超级大黄蜂”还能走多远现在还无从可知。现在可以看到的进一步的发展包括:F414增强型性能引擎(Enhanced Performance Engine,EPE)在保持现有接口和尺寸的基础上,通过先进风扇、压缩机和高压涡轮,将推力增加20%,油耗降低1%。改进的自卫电子战套件有人无人战机联合作战“咆哮者”电子战战机波音EA-18G“咆哮者”是一种基于双座F/A-18F“超级大黄蜂”的专门舰载电子战飞机。它取代了诺斯洛普·格鲁曼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EA-18G于2007年开始生产,并于2009年底开始在美国海军服役。除了美国之外,澳大利亚是EA-18G的唯一海外客户。“咆哮者”的飞行性能与F/A-18E/F非常相似。这让它在执行传统的防区外电子干扰和欺骗任务之外,还能够执行护航干扰,即在攻击任务的所有阶段都陪伴F/A-18战斗机。为了使“咆哮者”执行电子战任务能够飞得更稳定,波音公司修改了飞机的机翼前缘和机翼折叠铰链的整流罩,同时增加了机翼中部的翼刀和副翼铰链前的斜边条。图19 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注意机翼上的翼刀“咆哮者”与标准的“超级大黄蜂”有90%的通用性。它们共用机身,雷神公司的AN / APG-79主动相控阵雷达和武器系统,例如AN/AYK-22外挂管理系统。大多数专用的机载电子攻击设备都安装在用于机载20毫米机炮的空间(因此“咆哮者”没有机载机炮)和翼尖上。九个挂点仍然可以悬挂额外的武器或干扰吊舱。附加的电子设备包括翼尖上的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AN/ALQ-218宽频接收器以及L3哈里斯公司ALQ-99高频段/低频战术干扰吊舱(ALQ-99可以被设定为高频或者低频吊舱)。ALQ-218与ALQ-99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谱电子战套件,能够对已知的地对空威胁提供检测和干扰。图20 AN/ALQ-99高低频干扰吊舱,高频(右上)/低频(右下)EA-18G最多可以安装五个ALQ-99干扰舱,通常还会增加两枚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和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EA-18G还使用了INCANS干扰消除系统,以确保它在干扰敌方通信时仍然可以和己方进行语音通信,这是EA-6B所不具备的功能。除雷达预警和干扰设备外,“咆哮者”还拥有通信接收/干扰系统,可对敌方通信系统进行抑制和攻击。图21 EA-18G的作战能力尽管经过多次升级,基于上世纪60年代技术的ALQ-99吊舱已经不足以抵抗新出现的威胁。另外,ALQ-99干扰器吊舱的可靠性很差,内置测试(BIT)系统经常出问题。这导致机组人员可能带着出问题的吊舱执行飞行任务,还一无所知。另外,ALQ-99还会干扰飞机的雷达。为此美军正在研发下一代干扰器(Next Generation Jammer,NGJ)来替换ALQ-99吊舱。最近,雷声公司向美国海军交付了第一批下一代中频干扰器(NGJ-MB)的工程样机进行测试。新的干扰器的功率将大大增加。这导致他需要使用内置的涡轮机代替之前的翼尖螺旋桨驱动发电机为干扰设备提供更高的电力。有报道说,这将增加飞机的阻力从而降低航程和速度。下一代高频和低频干扰器仍在招标中,可能会使用同样的外壳。图22 雷声公司的下一代中频干扰器三架“咆哮者”同时工作时,可以用三角测量法生成敌方无线电信号源的实时定位轨迹。利用更快的数据链接,“咆哮者”可以使用其电子战吊舱精确地定位信号源。当拥有三架飞机时,第一架飞机检测到来自诸如手机之类的信号源的信号后,其他两架飞机也可以截获相同的信号。根据信号到达所有三架飞机的时延,就能够对目标进行三角法定位。2015年初,美国海军使用配备了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的战术瞄准网络技术(TTNT)的EA-18G和ALQ-218接收器演示了这一概念,在不使用自身雷达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船只的无线电信号,并从远距离瞄准目标。波音公司于2015年12月1日宣布,他们将使用TTNT数据链路升级海军的EA-18G。图23 EA-18G的作战能力,此处带了一个低频干扰吊舱,两个高频干扰吊舱,两枚“哈姆”反辐射导弹,两枚AIM-120空对空导弹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决定在其订购的12架“咆哮者”飞机中增加雷声公司的ATFLIR(前视红外)吊舱。当EA-18G的雷达和雷达探测器定位到可能的目标时,他们可以通过数据链路将目标信息传递给其他攻击战斗机。但是,“咆哮者”本身缺乏在视觉上确认其探测到的目标能力,因此添加FLIR吊舱会使其具有视觉探知能力,以看到目标并缩短杀伤链。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海军是否也会增加FLIR吊舱。另外,澳大利亚的EA-18G也将装备AIM-9X响尾蛇导弹。图24 澳大利亚空军的EA-18G电子战飞机总体而言,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它是最早一种在演习中取得F-22“猛禽”击坠记录的四代机。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