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二阳来袭,你是否还在当天选打工人?

发布时间:2023-05-17 12:43:36作者:小编酱

“我阳了。”

不到半年,朋友圈又陆陆续续出现了那两道红杠的图片。 几乎在同一时间,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虽然世卫组织宣告了一个时代的退场,但是最近,“五一后咽炎”的新闻成为了热搜,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开始出现了第二次“阳性”案例,一堆新的问题开始出现: “二阳”症状很轻?阳了还算病假吗?同事“二阳”了我该怎么办?小孩学校里有二阳,还要去上课吗?真的不戴口罩了吗? 这一次,或许没有答案,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其实,说实话:
新冠病毒已经再次冲进人群——或者说,它一直未曾远离。就像一个高明的猎手,等待猎物免疫系统虚弱的时候,新冠病毒终于开始了它的袭击。在这个二阳和一阳混杂的夏天,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既一样,也有些不一样。由于社会氛围对新冠早已脱敏,人们不再“谈新冠色变”,但与此同时,一些对病人应有的同理心也一并消失了。就像有些人遭遇的那样,症状最重的时候,却无法请假,还得上班搬砖。一些东西消失了,比如对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焦虑;也有一些东西还深埋在人们心里,比如对新冠患者的潜在歧视,还有对不确定性的担忧……无论如何,人们都被迫开始再次学习如何与病毒相处,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它还会卷土重来。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二阳是一个蹑手蹑脚的袭击者。

25岁的隋阳就是莫名被病毒击中的。发现的当晚,她刚刚结束五一假期,准备重新回到北京的工作节奏中。夜里突然出现的喉咙异物感、吞咽困难、“刀片嗓”,隋阳还以为是咽炎复发。直到闻刚洗过的被罩,竟然“毫无气味”,她才找出半年前囤的新冠抗原。一测,果然是“两道杠”。不过,这次阳跟上一次相比,周围人对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次我阳了,好像是个无人问津的状态,该工作还是得工作。”

5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根据广州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而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已变为XBB系列变异株。它有着比早期奥密克戎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不过,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此时,距离上一次大规模阳性,已经过去约5个月。而根据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尤其是面对变异株,保护力也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但这一次二阳来得似乎有些平静,平静得仿佛身边突然就多了不少二阳人。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等联合团队的“预先计划研究”显示,国内的新冠再感染率总体达28.3%。这使得确定自己的感染源和感染时间,成为了一件困难的事。

据悉,24岁的医学生钟文灵一开始觉得自己得的是感冒。她当时正在硕士的规培阶段,又是科室里的小组长,查房、收病人、写病历、值班熬大夜一项工作都不少。最近不论在科室还是教室,她都能听到身边传来咳嗽声、拿来擦鼻涕的抽纸声,但“本来最近就是流感高发季节”,她决定不要多想。少数关于二阳的记忆坐标也都和工作有关。疲倦总是和周一同时到来。5月8日是钟文灵值班的日子,一起床她就觉得浑身乏力。开始,她并没有当回事,“反正每天一起床都觉得累,但病情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快,她开始流鼻涕、嗓子干,最后,头痛开始了。出现了全身症状,她知道自己八成“重阳”了,只不过程度更像是一场感冒。和去年年底的第一次感染相比,她和身边同事都变得不再想测抗原。“我们都不那么好奇最终的结果了。”在这个夏天,人们对于新冠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就像很多人说的,是一种“我已经麻了,得就得吧”的心态。不去探究结果,有时候是一种年轻人的特权。但对于一些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人来说,他们依旧会为新冠焦虑。

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了,更不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疫情就可以放任不管了,相反,我们还需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新新冠疫情的见证人。见证它突然地开始,也突然地结束了,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恍惚。新冠确实渐渐地在淡出人们的生活,但不得不否认这仍旧是一场不知道终点的博弈。小编在此也希望大家: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内容,获取更多时事热点,游戏攻略,请关注本站!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模拟农场16 火焰纹章英雄 地下城堡2 铁锈战争
收藏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