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三国杀戚宦之争选什么阵营(东汉末年战乱时代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3-05-22 15:14:09作者:小编酱

东汉末年战乱时代是什么时候

东汉末年是指公元184年-公元220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地方豪强发展到后期,又逐渐分化为士族与寒门两个阵营。也因此拥有垄断高层的实力,形成了三国两晋时期特殊的士族政治。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由于中央政治黑暗,十常侍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兵马的诸侯,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地方豪强发展到后期,又逐渐分化为士族与寒门两个阵营。其中,士族在土地与权势,占有了优势,也因此拥有垄断高层的实力,形成了三国两晋时期特殊的士族政治。

东汉和三国的关系

东汉下启三国,三国上承东汉。东汉是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一口气看完东汉历史

东汉王朝:(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时期:公元25年:乙酉,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汉光武帝发动攻击绿林军的“河东之战”、“洛阳之战”,赤眉军发动攻击长安之战,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三年,乐浪郡太守刘茂发动辰韩八国起事,平陵太守方望劫取刘婴在临泾立其为帝公元26年:丙戌,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四年公元27年:丁亥,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年,汉光武帝发动攻击赤眉军的“华阳之战”、“崤底之战”,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五年公元28年:戊子,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四年,汉光武帝持续发动攻灭李宪之战、攻灭彭宠之战,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六年公元29年:己丑,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汉光武帝持续发动攻灭刘永之战、攻灭庞萌之战、攻灭董宪之战、攻灭张步之战,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七年公元30年:庚寅,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六年,汉光武帝发动攻灭隗嚣的陇坻之战,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八年,匈奴扶立汉皇帝卢芳发动攻击东汉云中郡之战公元31年:辛卯,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汉光武帝发动平定陇西的“安定之战”(今甘肃镇原),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九年公元32年:壬辰,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八年,汉光武帝发动平定陇西的“略阳之战”(今陕西汉中),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十年公元33年:癸巳,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九年,匈奴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发动攻击东汉边地之战,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十一年公元34年:甲午,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年,汉光武帝发动平定陇西的“落门之战”,陇西先零羌部落发动攻击东汉金城之战(今甘肃兰州),成家白帝公孙述龙兴十二年公元35年:乙未,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一年,汉光武帝诏令大司马吴汉攻灭成家,随后诏令大将军马援发动攻击先零羌部落之战公元36年:丙申,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二年,汉光武帝诏令大司马吴汉发动攻击蜀郡成都之战(今四川成都),西北参狼羌部落发动攻扰武都之战(今甘肃陇南)公元37年:丁酉,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三年公元38年:戊戌,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四年公元39年:己亥,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五年,汉光武帝诏令大司马吴汉发动攻击匈奴之战公元40年:庚子,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六年公元41年:辛丑,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七年,巫者李广发动反汉之战,汉光武帝诏令伏波将军马援发动攻击交趾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什么

外戚与宦官交替是因为皇权的衰弱造成的。东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东汉的皇帝从汉和帝开始都是幼年即位,这是外戚的手笔,他们故意选择年幼的皇帝即位。这样因为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小,当然还没有能力管理国家大事,于是由他们的母亲——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政事就变得理所应当了。这就给了外戚极大的权力。年幼的皇帝长大后想要夺回,只能培养自己的宦官亲信去联络各位大臣,准备随时发动兵变。外戚是下去了,可是又造成了一个问题。宦官由于经常与大臣联络,早就培养了自己的心腹大臣,权力大增,又造成了宦官独揽大权。新皇帝为了宦官势力,又得依靠自己母亲那一面的人来发动宫变诛杀宦官,这样外戚又起来了。就这样,东汉陷入了外戚后,宦官,之后又是外戚这样一个死循环。一直到东汉末年分三国。

西汉和盛唐的异同点

封建王朝是历史的一个轮回圈,在的11个大一统王朝中,汉与唐是两个鼎盛的朝代,两个最能代表的朝代,而这两相隔几百年的王朝中,居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汉、唐的前任王朝命运相似汉朝之前是秦朝,唐之前是隋朝,而这个朝代都是历史上比较辉煌的朝代,在文化上秦始皇制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基建上,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而隋朝开创了京杭大运河。而这两朝代都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第二:开国皇帝都政绩平平,继位者却大放光彩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打天下的时候,表现惊人,但治天下的时候,却政绩一般,他的后代中出现了汉文帝、汉武帝这样文治、武功比较出色的皇帝。文景二帝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开辟了丝绸之路,开疆扩土,成就了“汉武盛世”;唐朝开国者李渊与刘邦有着相似的命运。李渊打天下主要靠李世民,而自己当政业绩也找不出几处可圈可点之处,晚年太子之争,更是引发了玄武门,自己变成了太上皇,提前退休了。而他的儿子李世民却成了开明皇帝,实现了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继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第三:出现了历史上两位女强权者汉唐早期都出现了历史上有名女权者,汉朝出现了吕后,唐朝出现了武则天建立武周王朝。在这两位女权者的背后,都出现了外戚。相比汉朝吕后,武则天差点将李唐王朝的江山传给自己武家后代。第四:两朝都分别打败了当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华辉煌历史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页,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将领打败了匈奴,迫使这一强盛的游牧部落望风臣服,一半投降归顺,一半仓皇西逃至欧洲。这两个王朝刚开国的时候北边都有一个强邻居,而且这个强势的邻居都不是善茬,都喜欢上门来找事,但他们都最终被这两王朝打败了。只是,汉匈之战打了百年,而唐朝只用了三年就灭了厥。相比汉朝打的如此艰辛,唐朝就简单多了。首先:对臣服的突厥的部落采取拉拢的手段,以削弱突厥的实力。其次:唐朝册封薛延陀的首领乙失夷男为可汗,分化了突厥的内部势力。最后:决战时,唐朝采取“只诛首恶”的态度,只要不参与战争的部落,都一律宽容。唐朝仅花了3年时间,就顺利灭掉了突厥,突厥西迁,最后演化为土耳其。第五:被打败的民族西迁后都引起了欧洲格局的变化,匈奴西迁后,遇上了罗马帝国,匈奴王阿提拉猛揍罗马,逼得罗马帝国不得不求和,被称为“上帝之鞭。而土耳其则打败了欧洲的拜占庭帝国。第六:两朝都出现了戚宦之争88年10岁的汉和帝继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92年,汉和帝利用宦官扫除了窦氏戚族,汉和帝亲政,自此之后,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使东汉国力达到了极盛,实现了永元之隆。而105年,27岁的汉和帝病逝,出生百日的少主刘隆即位,是为殇帝,在位8个月后离世,又迎立汉章帝之孙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由邓太后临朝听政。邓太后勤俭节约、任用贤良,使东汉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邓太后一方面限制自己的家族势力,另一方面却对宦官势力有所纵容。121年,邓太后逝世,汉安帝亲政,邓氏戚族被灭。汉朝皇帝开始像走马灯一样连续更换,延光四年3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死于。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刘懿为帝,史称汉前少帝,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了,孙程迎立刘保为汉顺帝。整个东汉末年,皇帝不停地更换,政治权力也随着不同的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变换着,搞得民不聊天,直接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而唐朝后期也出现了类似东汉后期的官宦之争,唐宪宗晚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争,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太和九年,唐文宗与李训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最后失败告终。而后,官宦之间的矛盾升华,引入了藩镇势力,为之后藩镇割据埋下种子。第七:两朝灭亡的惊人相似汉朝(前202年-8,25-220年)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被承认的皇帝计24位,享国406年,唐朝是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两朝最后都发生了农民大起义,汉朝发生了黄巾之乱,唐朝发生了黄巢起义,而且起义之后两朝都陷入,汉朝诸侯并起,随后进入三国;而唐朝却是藩镇割据,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收藏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