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帕斯卡契约教宗攻略(文艺复兴为什么转向古典文化,这一转变对建筑带来了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30 12:10:13作者:小编酱

文艺复兴为什么转向古典文化,这一转变对建筑带来了什么影响

幼苗

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帐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比如,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无”就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天武汉气温高达42°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炉,冬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感到北方冬天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产生的.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念,即不用或未能发现负数根的概念.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在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成负数和相关的运算法则.
除《九章算术》定义有关正负运算方法外,东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他在算法启蒙中
负数在国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要晚得多.在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才认识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
与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帕斯卡认为从0减去4是纯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来反对负数,他说(-1):1=1:(-1),那么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比呢?直到1712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合理.英国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于零而大于无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为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用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父亲56岁,其子29岁.问何时父亲年龄将是儿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 x=2(29 x),并解得x=-2.他称此解是荒唐的.当然,欧洲18世纪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
自然数
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1、2、3、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不相同.
古罗马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实际上,罗马数字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这7个符号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它们按照下列规律组合起来,就能表示任何数:
1.重复次数:一个罗马数字符号重复几次,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如:“III”表示“3”;“XXX”表示“30”.
2.右加左减: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右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横线:在罗马数字上加一横线,表示这个数字的一千倍.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则是普遍认同十位进制的记数符号,即1、2、3、4、5、6、7、8、9,遇到“零”就用黑点“·”表示,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67·8”.后来这个表示“零”的“·”,逐渐变成了“0”.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罗马数字中没有“0”.其实在公元5世纪时,“0”已经传入罗马.但罗马教皇凶残而且守旧.他不允许任何使用“0”.有一位罗马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关于使用“0”的一些好处和说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现在用的数符号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去,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

附: 后来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
接着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公元前2500年,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在研究1与2的比例中项时,发现没有一个能用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它,这个新数的出现使毕达哥拉斯感到震惊,紧接着人们又发现了很多不能用两整数之比写出来的数,如圆周率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们就把这些数称作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统称为实数.但在解方程的时候常常需要开平方,如果被开方数负数,这道题还有解吗?如果没有解,那数算就像走在死胡同中那样处处碰壁.于是数学家们就规定用符号“i”表示“-1”的平方根,即,虚数就这样诞生了.
数的概念发展到虚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某些数学家也认为数的概念已经十分完善了,数学家族的成员已经都到齐了.可是1843年10月16日,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又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所谓四元数,就是由一个标量 (实数)和一个向量(其中x、y、z为实数)组成的数.四元数在数论、群论、量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人们还开展了对“多元数”理论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数的家庭已发展得十分庞大.
公元3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小数.
最初,人们表示小数只是用文字,直到13世纪,才有人用低一格的表示方法表示小数,如8.23记做 , 左边的数表示整数部分,右下方的数表示小数部分.
古代,还有人记小数是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例如:1.5记做1⑤ ,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了.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公元1427年,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又创造了新的小数记法,他是用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开的方法记小数.如3.14记做3 14.
到了16世纪,欧洲人才开始注意的小数的应用.在欧洲,当时有人这样记小数,如:3.1415记做3◎1①4②1③5④.◎可以看作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分界标志,圈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数位的顺序,这种记法很有趣,但是很麻烦.
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割开,例如:5.24……数中的小圆圈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
又过了一段时间,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黑点代替了小圆圈.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我们现在的表示方法.
但是,用小数点表示,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方法.现在,小数点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种是用小黑点“.”.
在德国、法国等国家常用“,”,写出的小数如3,42、7,51……,而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则和我国一样,用“.”表示小数点,如1.3、4.5……

1644年,意大利哪个科学家发现了压强,

春芽

帕斯卡契约小龙人什么属性

1.除了野猪外,其余所有敌人都拥有物攻属性。2.毒属性只有小怪拥有,且极其稀少。3.Boss中暗影属性的攻击在可防御特殊攻击中占比最大且对应Boss整体难度相对较大。4.小怪中元素属性攻击占比最大。5.所有角色的持续性掉血(有特效且角色精力条下方有图标)皆为真伤。6.Boss中元素属性攻击主要拥有者为圣父及珍妮。7.除教宗外,奥术多为激光攻击。8.对于重铸属性的权重建议:暗影>奥术>元素>毒

科学家名言50句和故事10个

名言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6.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13.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14.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15.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 (美国)
  1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17.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俄国)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英国)
  19.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英国)
  20.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21.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2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23.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法国)
  24.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美国)
  25.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法国)
  26.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27.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巴甫洛夫(前苏联)
  28.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英国)
  29.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30.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培根(英国)
  31.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晦暗不明,谎言又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们热爱真理,我们便不会认识真理.---帕斯卡(法国)
  32.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帕斯卡(法国)
  33.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34.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35.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36.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爱因斯坦(美国)
  37.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爱因斯坦(美国)
  38.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39.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希腊)
  40.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希腊)
  41.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希腊)
  42.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布鲁诺(意大利)
  43.真理就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伽利略(意大利)
  44.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美国)
  45.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美国)
  46.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康普顿(美国)
  47.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法拉第(英国)
  48.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赫胥黎(英国)
  49.如何辨别有希望的线索,是研究艺术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根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贝弗里奇(英国)
  50.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法布尔(法国)
  故事
  美国钢琴家波奇,有一次,在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时,他发现全场观众很少,还不到半数.他从心里感到很失望. 这时,只见他从容地走到舞台前面,对观众说:“你们福林特城的人一定很有钱,我看你们每个人买了两个座位的票,真阔呀!” 话刚落音,全场欢声雷动起来.
  ★魔一般的心灵感应
  为了集中注意力,同时感受到乐曲的微妙境界,当代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和小提琴演奏家朱尔斯坦在指挥和演奏时,都有闭眼的习惯. 这两位天才的音乐家配合得非常默契,人们甚至认为指挥家和首席小提琴手几乎有着魔一般的心灵感应.他俩的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卢塞恩.这次演出曾打动了无数观众. 后来,当人们问起朱尔斯坦为什么要闭眼时,他说:“我们彼此看不见更好,这并不会出错,音乐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领神会.整个演出我只睁过一次眼睛,看见卡拉扬正闭着眼睛在指挥,我赶忙又闭上眼睛,生怕破坏了整个气氛.”
  ★耶稣脸红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曾经在梵蒂冈教皇皇宫里绘制壁画.他对此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表现了极大的虔诚,他按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和想象,仔细地勾勒着每一个线条.经他手,一个个宗教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墙壁上. 有一天,两位红衣主教突然有兴致来观看拉斐尔作画.当时的拉斐尔正站在支架上,酸痛的手臂吃力地挥动着画笔.红衣主教看了一会儿,然后半开玩笑地批评拉斐尔,说他把壁画上的耶稣和圣保罗的脸都画得太红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拉斐尔停下画笔,背对着主教,用非常低沉的声音回答道:“阁下,我是故意这么画的,因为圣主在天堂里看到教堂被你们这些人管辖而感到有些羞惭.”
  ★怒砸雕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那太罗(1384—1466年)创作了浮雕《佛罗伦萨的圣米凯莱》和青铜像《大卫》后,名声大振.的绅士们委托他给雇佣兵队长达纳尔尼(即加塔梅拉塔)塑一座马的雕像,并一再催促他尽快完成.多那太罗对此很是恼火,他拿起锤子一锤把快要塑成的雕像的头砸个粉碎.绅士们拿起锤子对着他的脑袋,要用同样的方法报复他,多那太罗毫不畏惧,说:“我可以重塑加塔梅拉塔的头像.只要你们也能重塑我的头像,我倒很情愿让你们砸.”
  ★逼真与失真
  一位造访英国肖像画家戈弗雷?内勒(1646—1723年)的客人对内勒太太的一幅全身肖像发表评论说,画像底部的一些爪痕大大破坏了肖像的效果.内勒告诉客人说,这是他妻子的一只小叭儿狗的功劳,这狗经常用爪子抓内勒太太的裙子,想要主人抱它.这使客人想起了佐克西斯的事:佐克西斯有一次在一幅小男孩的画像头上画了许多葡萄,葡萄十分逼真,以致鸟儿们都飞来啄食.内勒诋毁这一传说:“要是孩子也画得与葡萄一样逼真的话,鸟就不敢来啄葡萄了.”
  ★妙索报酬
  有一次,英国画家、雕塑家威廉?霍格思(1697—1764年)受命为一个其貌不扬的贵族画像.他坦率的写实笔调,使这个贵族看了很不满意,拒绝付款.霍格思据理力争,但没有结果. 霍格思由于缺钱用,最后还是给他的顾客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有一个专门展览野兽、畸形人和怪物的人,对这张画像很感兴趣,愿以高价收买.如果他3天之内收不到钱,他打算把这幅画像再润色一下,加上尾巴和其他器官,卖给那人去展览. 收到这封信后,那位贵族立即如数付了款,把画像拿回家烧了.
  ★亚当和夏娃
  英国大版画家、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一生制作了大量钢板插图,也创作过不少高水平的诗歌.尽管生前未被重视,但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像许多艺术家一样,他对艺术世界迷恋得近乎痴醉,常常沉湎其中而忘记了现实. 有一次,布莱克和他的妻子凯瑟琳模仿弥尔顿《失乐园》中所描绘的情景,地坐在他们的花园里,忘情地朗诵着《失乐园》里的诗句. 正在这时,有客人来访,布莱克毫不窘迫地对客人喊道:“请进!这儿只有亚当和夏娃.”
  ★图案设计在哪里
  巴黎广告公司招聘美术设计师,要求者寄上3件得意的近作:1幅素描、1幅写生和1幅图案设计. 几天后,公司收到大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的书,但里面只有1幅素描和1幅写生.怎么会缺一幅图案呢?大家纳闷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发现信封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图案设计是信封上的伪造邮票.”
  ★倒过来试试看
  有一天,一个初学绘画的人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功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阿道夫?门采尔听了说:“亲爱的,请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能花一年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了.”
  ★女士和鹅
  门采尔长得又矮小又丑陋,当他发现有人嘲笑他的时候,他会怒不可遏. 有一次,门采尔正坐在饭馆里,进来了三个外国人,一位女士和两位先生,他们在旁边的一张桌子坐下.画家抬头一看,发现那位女士正向两个同伴耳语,而且后来那三个人打量了画家一番便格格地笑了起来. 门采尔的脸涨得通红,但他没有说什么,而是取出速写本,认真地画起画来了.他一边画着一边不时地望着女士的眼睛,致使那位女士有些慌乱.她觉得她刚才嘲笑过的邻座这个怪人正在给她画像,心里很不自在. 门采尔并没有让她的目光扰乱了自己,满不在乎地继续画他的画.突然,其中一个男的朝他走来说:“先生,我不允许您画这位女士.” “哎呀,这哪里是一位女士呢?”门采尔心安理得地说道,并且把速写本递给他看.只见那位先生道了声对不起,便回到同伴那里去了.原来门采尔画的是一只引颈高叫的肥鹅. 那个男人似乎不知道“鹅”在德语中可以作骂人的话,意为“蠢女人”.
  ★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18世纪西班牙杰出画家戈雅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有一次,国王查理四世把戈雅召去,对他说:“你是我国最好的画家,只有你才配给王室贵胄画像.今天找你来,是要你为我画一张全家像,画好了,我重重地奖赏你.”戈雅想了想,同意了. 这幅国王的全家像画好后,戈雅特地送给国王过目.国王一看,吃了一惊,因为他全家14人中很多人没有手——戈雅在像中只画了6只手. 国王怒冲冲地问他:“这些人的手呢?” 戈雅说:“我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国王硬要他添上,他坚决不肯,因为他认为那些王子王孙都是白吃饭的人,只有嘴,没有手.
  ★干坏事的双手
  有一次,一个喜爱收藏艺术品的博士请戈雅画像.这个博士是个伪君子,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手狠心毒.他为了夺取一个朋友美貌的妻子,竟将这个朋友谋杀了.戈雅早知底细,仍然不动声色地给这个博士画了像. 博士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对戈雅说:“我知道你是很难为人画手的,这次你竟把我的两只手都画上了,我真感荣幸!我要给你一大笔酬金.” 戈雅冷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两只手都画上吗!我是要让人们看出你是一个的凶手,你的双手是干过极其卑鄙凶残的事的.” 博士仔细地看了看画上的自己的双手,果然隐隐带有血污,顿时气得脸青面黑.
  ★真 实
  西班牙绘画艺术大师P?毕加索(1881—1973年),早年用蓝色和淡红的色调画了许多表现舞台生活和街道生活的作品,后来与乔治?布拉克合作,发展了立体派艺术——最有影响的现代绘画艺术之一.晚期主要从事现实主义人体画创作. 有一次,在巴黎,他和一位美国士兵谈起了绘画.士兵坦率地告诉毕加索,他不喜欢现代画,因为它们不真实.毕加索听后没说什么. 几分钟后,这位士兵拿出他女朋友的照片来给毕加索看. 毕加索拿在手里故作惊讶地说:“天啊,难道她就这么一点点大吗?”
  ★杰 作
  毕加索毕生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一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这是你们的杰作!”
  ★买不起自己的画
  毕加索的绘画得到世人的公认,就在他有生之年,所作的画已被收藏家们以高价收买.价格之高,令常人怯步,连作者本人也买不起了. 一天,一些好友来到法国南部毕加索家里做客时,他们发现墙上挂着的全是别人的作品,自己的倒一幅也没有. “为什么,巴勃罗?”有人问,“你不喜欢自己的画?”“不是,恰好相反,”画家说:“我非常喜欢,不过太贵了,我买不起.”
  ★也画冒牌货
  毕加索出名以后,仿照他的画的人与日增多,一时弄得真假难辨. 一天,一个专门贩卖艺术品的商人见到了毕加索的壁画《和谐》,他对画面所表现的十分不解.为了充分了解毕加索的绘画风格,谨防上当,他专程带了另一幅签有毕加索名字的画来求教于毕加索. 商人开门见山地问毕加索:“为什么在您的壁画《和谐》 中,鱼在鸟笼里,鸟反而在鱼缸里呢?” 毕加索不加思索地答道:“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这时,商人取出那幅画,想证实一下这幅是不是毕加索的真迹.毕加索向那幅画瞥了一眼,轻蔑地说道:“冒牌货!” 通过这次会面,商人似乎领悟了毕加索绘画的奥秘,于是,事隔不久,商人又兴冲冲地拿了一幅毕加索的画来找毕加索,问他这幅画是真是假.毕加索看也没看便答道:“冒牌货!” “可是,先生,”商人急了,喊叫道,“这幅画可是您不久前亲笔画的,当时我在场!”毕加索微笑着耸耸肩膀,说:“我自己有时也画冒牌货.”
  弹不了的曲子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年)是海顿的学生.有一次他和老师打赌,说他能写一首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海顿自然不相信.莫扎特用了不到5分钟,就匆匆地把乐谱稿子写完,送到海顿的面前. “这是什么呀?”海顿弹奏了一会儿后惊呼起来,“我的两只手分别弹向钢琴的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突然出现在键盘的当中呢?这是任何人也弹不了的曲子.”莫扎特微笑着在钢琴前坐下,当弹到那个音符的时候,他弯下身来,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
  ★少年请教
  有个少年问莫扎特怎样写交响乐. 莫扎特回答道:“您写交响乐还太年轻,为什么不从写叙事曲开始呢?”少年反驳道:“可是您开始写交响乐时才10岁呀?” “对,”莫扎特回答道,“可那时候我没有问过谁交响乐该怎样写.”
  ★戴着眼镜睡觉
  莫扎特每晚睡觉总要戴上眼镜.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临睡还要戴眼镜呢?” 他回答说:“我常在梦中想起一些乐曲的旋律,如不戴眼镜,就什么音符都看不清,醒来自然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贝多芬的胸像
  有一位钢琴家对作曲家雷格说:“最近我演奏的成绩步步提高,使我有能力购买一架新钢琴.我想在钢琴上再摆个音乐家的胸像,你说买莫扎特的好呢,还是贝多芬的好?” 雷格并不承认这位钢琴家的才能,当即回答:“我看还是买贝多芬的吧!他是聋子!”
  ★赠送头发
  一次,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1825—1899年)去美国演出,大为轰动. 他身材很高,仪表非凡,特别是他的弯曲长发,很引人注目.一位美国妇女想办法得到了一束斯特劳斯的长发,当作珍品保存起来.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向他索取头发,作为纪念,一时竟成了斯特劳斯的“头发热”.好心的斯特劳斯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因此有些人为他担心.斯特劳斯离开美国时,许多人前来送行.这时,只见他挥着帽子向人们告别,人们看到他的卷曲长发还好好地长在头上,只是他来美国时带来的一条长毛狗,变成了短毛狗.
  ★奇妙的建议
  1848年那不勒斯的一家报纸刊登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1792—1868年)答复一位先生的提问的. 那位先生的信是:“我有一个侄子是音乐家,他不知道怎样给他作的歌剧写序曲,您曾写过那么多歌剧序曲,是不是可以给出出主意?” 罗西尼在他的信中提出了七个建议,其中之一是:“……我写《奥赛罗》的序曲时,是被剧院老板锁在那不勒斯的一家旅馆的小屋内,屋内有一大碗水煮面条,连根绿菜都没有.这个头最秃、心最狠的老板威胁说:‘如果不把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写完,甭想活着出去.让您的侄子试试这个法子,不让他尝到鹅肝大馅饼的迷人的香味……’”
  ★另一部好
  一个十分自信的青年人夹着两大本乐谱,来找罗西尼.“指挥答应演奏我的两首交响乐中的一首,我想让您听一下哪一首好.”青年说着就坐在钢琴前弹给罗西尼听.罗西尼听了几小节以后,实在听不下去了,便走过去把乐谱合起来,拍着青年的肩膀说:“年轻人,不必弹了,我想,还是另一部好!”
  ★脱帽和戴帽
  一位意大利年轻作曲家,有一次请罗西尼听他演奏新作.罗西尼在听的时候,一连好几次把自己的帽子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 年轻作曲家演奏结束后,问他为什么这样脱帽戴帽的. 罗西尼回答说:“我有个习惯,每逢遇到老相识,总要脱帽招呼一下.”
  ★音乐家和马车夫
  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1782—1840年)雇了一辆马车赴剧院演出,眼看就要迟到了.他请车夫快点赶路. “我要付给你多少钱?”帕格尼尼问道. “10法郎.” “你这是开玩笑吧?” “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

收藏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