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黄牛”非法倒票行为愈发严重,或将进行严厉打击(2023打击黄牛倒票)

发布时间:2023-06-05 13:33:28作者:小编酱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的复苏繁荣备受瞩目,已多年不怎么冒头的“黄牛”非法倒票现象又逐渐活跃起来。为此,北京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行为,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近期北京有关部门针对“五月天”演唱会依法打击处理了倒票人员29名,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早在5月9日,“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开票,30万张门票几乎瞬间“秒没”。官方售票平台显示,该演唱会票价从355元至1855元全部显示“缺货登记”。但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上,高额加价转售门票的信息却比比皆是,不同场次、不同位置的门票一应俱全。

记者在二手平台“闲鱼”上看到,关于“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门票的转售信息数量庞大。某媒体记者以歌迷身份与一名转售者建立联系。他告诉记者,“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不同场次、不同位置的门票一应俱全,只要下单即可,但每一张门票的价格都翻了至少一番。“我卖的都是电子票,买到以后可以在官方售票网站查到信息。”

“黄牛”现象并非今日才有,似乎利之所趋、必有滋生。1929年,梅兰芳访美前跟马连良在上海大舞台联袂演出,“黄牛党”就在戏院外大卖“飞票”,票价连番上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渐起步和商业演出重新回到日常生活,“黄牛”现象时有冒头,一些时期甚至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恐怕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华灯初上,随意走到某个即将开演的剧场外面,就有挎着小包的神秘陌生人走上前来,压身低头搭话,问“要不要票”。

“黄牛”倒票行为,早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北京等地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等行动。今年4月和5月,在韩红演唱会和任贤齐演唱会前夕,北京文旅、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联合行动,核验演出资质和审批文件,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20人。针对“五月天”北京站演唱会,北京警方已依法打击处理倒票人员29名。

演出市场苦“黄牛”久矣,不单是较传统的剧院演出,一些热门的演唱会、电影节展等,几乎都能看到“黄牛”的影子。有的为个体,捏三两张票迎风顾盼,通过倒腾内部票、赠票等谋个差价;有的则托关系、钻空子或秒杀抢购,囤积居奇,批量出货。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积弊。

实际上,随着今年演出市场的回暖升温,官方平台开票“秒没”、倒票“黄牛”屡禁不绝,已经成为常见现象。记者设法联系多名“黄牛”了解到,任贤齐、张韶涵等演唱会都有门票,需要根据举办地点或者场次实际情况加价购买。“阿根廷男子足球国家队来北京比赛的门票也可以预订了。”一位“黄牛”说。

正常来讲,演出票务衔接着创演生产和观演需求,出票情况往往直接反映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票房收入情况,也是对创演环节的信息反馈,对进一步修改打磨作品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在“黄牛”环境下,类似的反馈和循环往往是被扭曲的——一边是很多消费者“连票的影儿都没看到”,一边是不少“黄牛”在朋友圈嚷嚷“有票,有票”或在剧院门口“低调”蹲守“要不要票”,一切显得荒诞离奇。平价的票越发少了,高价的票越发多了,创演单位的收入未见得增长起来,而通过各种钻营阻断观演畅通的“黄牛”却大获其利,压抑了正常的消费增长。

平台数据监测,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演唱会、音乐节在所有演出门类中的票房收入是最高的,售出的票量超过110万张。一边是观众对演出市场的迫切需求和热切期待;另一边则是“黄牛”们借机牟利。人们不禁要问:“黄牛”为何屡禁不绝?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弹跳先生冒险 蠕虫大作战 邻居大叔 驾考家园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