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黑暗之魂3流放者大刀怎么加点的(黑暗之魂3流放者大刀和巨剑)

发布时间:2023-06-13 10:52:42作者:小编酱

黑暗之魂3流放者大刀和巨剑

变质厚重单手抡就行了,这玩意范围大伤害高削韧高,群架还有一手转圈,打npc还能抓一手翻滚不过新版本已经把伤害削了一刀了

玩《黑暗之魂3》之前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东西

《黑暗之魂3》游戏本身以硬核著称,可以说难度是其最出名的一个特点了,但其实主要原因在于魂3游戏的难度风格与一般的游戏不太一样,因此在玩魂3之前,了解一些小知识会让你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1. 不要小看你看到的任何一个敌人,哪怕它长得再像一个杂鱼。魂3里面的小怪有时候比boss还要恐怖(比如古达老师后面的打刀哥),更不要轻易地同时和多个小怪展开战斗(比如著名的三狗屠神阵)。.

2. 游戏是有精力条的设定的(也就是血条下面的绿条),跑步,翻滚,挥砍以及持盾格挡都会消耗精力,因此需要控制好自己的精力条,不要被砍死后疑惑为什么不动了。

3. 不要贪刀,不要贪刀,不要贪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黑魂3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觉得能再多砍一刀,而被一套带走。

4. 黑魂3里面,盔甲的作用其实并不是那么大,基本只是boss砍死你需要的是两刀还是三刀的差距,因此只需要选择一些重量轻的就行了,但不能不穿,因为会有弱点攻击。

5. 不要随便攻击NPC,因为NPC会反击,而且每个NPC都是有独自的剧情和任务的,还有就是,你可能打不过他(有多少萌新因为手贱砍了灰心哥,被堵在家里杀)。

6. 加点方面对萌新的建议,优先点血条和精力条,但需要注意等级越高,其加成也会越来越低,因此只需要适当点到一定等级就够了。

7. 等级不能代表什么,即使你等级刷的很高了,在boss面前该怎么死还是怎么死,老老实实地举盾翻滚吧。

8. 黑暗之魂3也被戏称为直剑之魂,萌新刚玩的时候一手直剑一手持盾是个不错的选择。后面遇到的流放者大刀也是萌新之友,除了武器短一点其余方面都比较优秀。

9. 锁定是个好东西,键鼠操作中Q键锁定。

10. 会有伪装成宝箱的宝箱怪,因此打开宝箱之前,先分辨一下它是不是宝箱怪,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砍一刀。

11.对付一开始的boss,灰烬审判者古达的时候,举盾贴身,绕着他转(最好是右边),古达攻击完后抽空砍一刀,注意一下精力条,基本能够很轻松的打过去。

玩受苦类型的游戏,心态是最重要的,保持心态良好,不要在一个地方上过于纠结。打boss的时候多观察招式,推图的时候尽量步步为营,在通关几个周目之后,你也能成为一名老ass。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皇二代”!祖父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父亲是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母亲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舅舅是战功卓著的太尉长孙无忌。说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都低估了。他8岁就被立为皇太子,从小得各大儒教诲。再看他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以后将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李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继承李氏天下也。

如果没有意外,李世民百年之后,李承乾将无可争议地继承大唐江山,延续李家的统治。可老天爷打了个瞌睡,回头一看,我们的皇太子已经走上了“自己作死”的路上,还拉都拉不回,最后不但把皇位弄丢了,自己也“郁郁寡欢”,英年早逝,实在是可悲可叹。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氏,在太极宫承乾殿生下李世民的长子。因在承乾殿所生,又是长子,故得唐高祖李渊赐名李承乾,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1岁获封恒山王,5岁徙封中山王,8岁就被刚夺位不久的李世民册封为“太子”,开始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貌、仁孝纯深”,深得李世民的喜爱。12岁时,太宗皇帝就开始有意地锻炼他的政治能力,诏令:“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也令李承乾亲自前去慰问。

13岁时,李承乾得了重病,从不信道佛的太宗,这次特意找了道士为他祈福,等他病好后,还召度了三千僧人,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减免了牢中罪犯的刑责,以此来为李承乾祈福。

14岁,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与疼爱。

到得15岁时,承乾再次患重病,虽然治好恢复了,但是却也留下了病根。17岁迎娶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同年,唐高祖李渊病逝,居丧期间,唐太宗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而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以至于后来唐太宗外出巡视,太子监国几乎成了常例。众大臣和太宗对太子的能干,都相当满意。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叛逆的一面慢慢开始显露出来。加上他的老师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合,便会毫不留情的“劝谏”、训斥他,甚至上疏禀告承乾最害怕的太宗,使得他经常处于惶恐不安的境地,叛逆心理也逐渐加强。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渐渐病重,后于6月崩于立政殿。这使得李承乾非常彷徨,也一下子没了管束,加上两次重病留下的病根慢慢开始显现,“足疾”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这使得他走路像个“瘸子”,昔日英明神武的帅气形象一去不复返。对于从小以太宗为奋斗目标的他,突然成了个瘸子,未来“明君形象”不复存在,再加上太宗皇帝对他的冷淡态度,原本就内心脆弱的他,一下子就崩溃了,“自卑”占据了他整个身心,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

1、COS狂人

李承乾自小在深宫大院中成长,整天就是读书学习,从未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但他内心是向往自由的。于是,他要“做”突厥人。他命人在东宫中立起了帐篷,自己穿起突厥战甲,梳起了突厥发型,腰佩弯刀,扮做突厥武士,然后让护卫骑马围着他奔跑,冲锋,乐此不疲。玩到高兴时,甚至割破面皮,伏地疼哭,扬言“我试做可汗死。又命人打造了数口大锅,东宫护卫去盗取百姓的牛马,亲自宰杀,以发泄心中怨恨,事后放入锅中烹煮,召集宫女、们一起大快朵颐。

你扮谁不好?非要扮突厥人?要知道,唐太宗在刚刚继位时,突厥的颉利可汗就兵攻进了中原,兵临长安城下,逼得太宗不得不亲自的出面议和。据说当时是唐太宗李世民,单枪匹马去见突厥的可汗,期间谈判内容无从得知,只知道唐太宗与颉利可汗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协议,而且是唐太宗吃了大亏的,卑躬屈膝地去求突厥退兵。对一个战无不胜的帝王来说,这是屈辱,突厥也成了李世民心里的一道梗,恨不能马上灭之。这时候,李承乾扮演突厥人?这是揭太宗的伤疤啊!

2、好声色,宠男童

自从脚瘸了以后,自暴自弃的李承乾,已经不在乎其它,不断地挑战太宗皇帝的底线。“颇留意典坟,然闲宴之后,嬉戏过度”,这是史书记载的,表明他沉迷女色,喜声乐。而他叔叔李元昌见他喜爱女色,便精选了一名10岁乐童,以太常乐人的名义,送给了李承乾。这名乐童:“美姿容,善歌舞”,李承乾非常喜欢,给他取名“称心”,对他宠爱异常,记载中:李承乾“私幸太常乐童称心,与同卧起”。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嬖爱娈童”这种事,在社会上层中,并不少见,也不是很令人吃惊的事。但是,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继承人,“喜好男风,嬖爱娈童”,这就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简直是给唐王室抹黑。于是,恼羞成怒的唐太宗,下令处死了“称心”,并且连坐处死了7人,可见李世民的愤怒程度。

称心被处死,李承乾不知悔改,变本加厉,为发泄心中不满,竟以此为由,拒不上朝数月之久。并且为了悼念称心,在东宫中专门起了一间房子,把称心的雕像安放在里面,前面摆列了人偶、车马,让宫人朝暮奠祭。李承乾经常在这个房子外徘徊,数次黯然落泪。最后还暗中在东宫给他做了个衣冠冢,给他赠官树碑,以申哀悼。由此可见,李承乾有多荒唐,父子俩的隔阂更加深了。

3、杀师刺弟

称心被太宗处死后,李承乾怀疑是他的老师于志宁跟李世民告的密,他因此怀恨在心,派了两名手下去刺杀于志宁。这两名刺客去到于志宁住处,看见他家朴素简陋,睡的还是普通的木板床,吃的全是素菜,而他则在窗边借助月光读书,油灯都没点,这些感动了刺客,觉得于志宁不该杀,便回去谎称暴露了,刺杀不成。这样才使得于志宁免于一劫。

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二月,由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这引起了李承乾的疑心,担心太宗有“另立太子”的打算。于是,思量再三,他决定派人去杀了魏王李泰。可惜,由于计划不周,行动失败了,还惹得太宗龙颜大怒,训斥了太子一脉的大臣,虽未明说,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确,他已经知道谁要杀李泰。

4,、

当刺杀魏王李泰的行动失败,太子一脉被训斥,李承乾变得更加惶恐不安,原本在严厉的太宗教育下就缺少安全感,现在更是整日担惊受怕,害怕太子之位被夺。加上李泰本来就博学多才,也曾表露出对太子之位的垂涎,太宗对李泰的重视也日益加重,再这样下去,他李承乾太子的位置就保不住了。叔叔李元昌也看到了他的惶恐,于是开始劝说他,效仿太宗的“玄武门”,夺取皇位。

已经处于绝望边沿的李承乾,猜忌心非常重,缺乏安全感,太宗对他又已经失望,别无他想之下,他决定孤注一掷,联合了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统兵大将侯君集,一起密谋。奈何,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太子卫士的纥干承基告发,罪首悉数落网。

在李承乾失败后,按理说,这是杀头的大罪,太宗李世民却顶住了群臣的压力,只是把李承乾幽禁。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为了保全李承乾,及他的家小,放弃了聪慧的魏王李泰,而选择了性格温和的李治。这就是怕李泰继位后,会对李承乾“斩草除根”。最后,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流放到黔州。

公元644年(贞观)十二月辛丑,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李承乾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作为主谋而不被处死的人,可见太宗皇帝对他的爱护,舔犊之情深厚。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对李承乾虽然失望,但都没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在魏征病重时,曾对他说:我知道爱卿你的意思,我的儿子虽患脚疾,可依然是嫡长子,我怎能舍弃嫡子而立庶子呢?只是李承乾由于“足疾”的问题,让他失去了信心,缺乏安全感,猜忌心太重,自暴自弃,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收藏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