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名校门前竟出现黄牛付费参观,清华300元、北大400元(2023清华北大参观)

发布时间:2023-07-06 13:39:23作者:小编酱

据报道,某媒体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入校参观”,付费入校相关广告随之出现,有卖家称“可以帮忙预约进校,清华300元一位,北大400元一位,大人小孩都要收费”,还有卖家表示,进校方式有多种,但是保证能进去,不成功不收费。此外,研学游也成为进校参观的一种途径。有偿预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公众将国内外知名大学作为参观目的地,为的是感受校园的浓厚氛围,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思想上的启发,或激励孩子不断向前向上。同时,高校作为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存的场所,也可以通过开放来展示和宣传自己。秉持深度融合的观念,国外不少高校早已成为“没有围墙的开放之地”,实施区域和时段上的有限开放。

其实这个现象完全可以用“供需关系”来解释。清华和北大都是中国顶级高校,具有极高的社会声望。对于这两所大学的参观需求很大,可以说是“需求量大”。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比如校园的实际承载能力、教学秩序的维护等),学校对外开放的参观名额有限,也就是“供应量小”。在需求量大、供应量小的情况下,按照供需原理,参观额名额会显得更加紧俏。

既然有供需不平衡,那自然就会催生中介。或者是跟保安说好,或者是利用一些漏洞,总是可以把人带进去的。特别是这个价格,“清华三百元一位,北大四百元一位”,非常不便宜了,可以看到,即使已经这么贵了,都有足够的人愿意来付这个钱。我猜想,即使1000块钱一位都会有人买单。因为清北这俩高校太独特了,不具备可复制性。

比如说你买了票去北京旅游,这次没有通过正规渠道预约到的话,那你只能下次再来。很多人会权衡再次来的消耗和中介费用。稍微远一点儿的就会选择狠狠心买张黄牛票。从管理角度看,大学校园不设校门和围墙,的确有较大隐患,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惨遭游客摇树、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玉米被偷摘、暨南大学发生过社会人员殴打学生事件。而公共财政支持的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公益属性,又决定了其不能以“门票收费”的方式来营利。

因此,对大学而言,关起门来管理显然比开放更加省事和高效,而且,是否向公众开放通常不在校方管理义务范畴内,其积极性和动力不强可以理解。当公众强烈的参观需求与校方的管理诉求之间出现冲突,“付费参观”的黄牛和中介由此产生。公众为参观校园付出了不小的成本,高校也因“付费生意”而受到牵连,该有的管理风险不仅未能消除,还让参观校园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确实有些得不偿失。

新闻里提及的多个平台 300 / 400 一位并非单纯的“入园费”,试着在多个平台检索得知,应该是包含了在校学生陪同讲解,陪同吃饭的费用,换言之是“入园费”+“服务费”两部分组成的,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研学旅游项目。这些多是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校学生兼职的名义在各大平台贴出,以为孩子讲解校内专业或 TOP 2 里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卖点进行宣传,不过据买过类似服务的网友反馈,个别实为中介并非校内学生。

利用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支持建立、发展起来的大学,完全封闭不向社会开放,似乎“底气”不足,但“全面开放”又不现实,这中间确实有一个平衡和协调的问题。可喜的是,近期,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发布了校外人员入校方式,北大、清华也宣布从7月8日起对外开放参观,公众可在线上实名预约。

事实上,我们对“大学开放”应有更宽泛的理解,除了让外来人员更方便参观外,还应包括建立大学与社区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大学由物理空间的开放拓展到深度服务社区、社会,成为公众的教育、学习基地之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因为即将到来的暑假旅游旺季,有发布过官方的入园预约攻略,明确也提到了不要轻信有偿入园服务,并且通过指定校门进出,限制同一人预约行为等措施,尽力规避掉部分黄牛,然据说仍一票难求。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小小军团 大头人偶巨星的足球联盟 牧羊人工厂 巫毒侦探
收藏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