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全球首例 帕金森病患者在合肥完成脑起博器治疗(2023合肥完成脑起博器治疗)

发布时间:2023-07-10 14:13:11作者:小编酱

近日,一名浙江籍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成功接受最新一代脑起博器治疗。脑起搏器(DBS)植入手术是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继去年10月完成全球首例“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植入手术后,2023年7月4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带领团队再次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植入手术。

59岁的何女士来自浙江宁波,10多年前开始出现左侧胳膊和腿部没劲的情况,之后又逐渐有了腿部抖动、行走缓慢的症状,并且从左侧发病发展成左右两侧肢体都有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后,何女士一直接受药物治疗。2年前,何女士的症状进一步加重,不仅身体抖动越来越厉害,讲话声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力气。

药物治疗不仅疗效不明显,还出现了药物副反应“异动症”,不受控制地甩手跺脚,歪嘴皱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之后,经当地医院推荐,何女士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就诊,考虑到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和诊疗需求,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教授决定为患者植入全球最新一代的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

7月4日上午,牛朝诗教授团队联合术中磁共振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成功实施MR导向、微电极记录辅助双侧STN可充电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术。术中,牛朝诗教授团队结合磁共振影像结构定位、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和临时电刺激验证,在大脑精准植入电极,在胸口植入脉冲发生器,并术中采集脑深部核团电生理信号,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感觉良好,等待3-4周脑水肿消退后就可以完成脑起搏器的开机和调试。牛朝诗教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又称脑起博器,是为帕金森病等脑功能性疾病患者大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调控异常神经环路,从而缓解疾病症状的一种手术。此次为患者植入的“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最先进的脑起搏器设备。

能够实现脑电信号的下载及无接触式术后程控,患者在术后可以安全地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据介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是我国最早开展脑起搏器治疗的医院。近年来,在科主任牛朝诗教授带领下,学科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神经调控治疗中心之一。

帕金森有什么危害?帕金森病会导致患者肌肉僵硬,使得日常活动变得困难。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完成平常简单的任务,如穿衣、刷牙等。此外,帕金森病还会导致患者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经常出现不稳定和摔倒的情况,增加了受伤的风险。还会引起肌肉颤动,尤其是手部和脚部的颤动最为常见。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书写、操作电器等精细动作能力,更加使得他们在社交场合感到尴尬和不自信。还常常伴随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波动等问题。失眠、痴呆、抑郁等症状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他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持规律的锻炼和身体活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肌肉僵硬和运动能力,同时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运动散散步,坚持下去。第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帕金森患者应该保持饮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这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此外,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症状。

第三,帕金森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如果有睡眠问题,可以尝试改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等。第四,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精神抚慰也很重要。帕金森患者可以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与其他病友交流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此外,保持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应对疾病。

关注本站不迷路。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游戏攻略、热点话题、娱乐八卦、最新资讯等!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清洁地球计划 花语农场 塔防复仇者 Mobile Legends BangBang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