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饶议科学”发文称院士增选中有行贿受贿,官方为此回应(2023院士增选行贿)

发布时间:2023-06-13 12:58:25作者:小编酱

饶老师作为学术打假斗士,会不定期的在某些时刻发声,在学术圈也是常年打假各种学术巨佬,让某些人“头疼”。饶毅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他主要发声的阵地为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饶毅科学”,关注者中有许多也是学术圈的年轻老师。2023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当天,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这篇文章已经在“饶议科学”这个公众号上看不到了,只能看到一些零星的点评片段和蹭热点的点评文章。“饶议科学”该文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大的问题在于:本世纪以来,每一轮都有候选人直接金钱给有投票权的院士。……而且现有院士都知道谁是行贿之后当选的院士……很多学部的现有院士有一些不仅是送过钱,而且其他院士明确知道他/她送过。”

6月9日,网络上流传一封落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王勇”的致信函回应“饶议科学”公众号,呼吁“饶议科学”提供其提到的院士增选工作中行贿受贿的相关证据和线索。王勇在致信函中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诚请贵公众号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文中提到的院士增选中的行贿受贿问题,向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提供有关证据或线索。我们将按规定启动调查,坚决一查到底。问题一经查实,无论涉及何人,必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为当选中国院士而行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10年前,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受审时说:受贿的2300万受贿款是用于为参评院士做“准备”,这个事情“需要用钱”。二千万根本都不够!作为中国科研系统最顶级荣誉的的院士头衔,是学术的最高圣殿。但现在的个别增补院士,大家都知道是由他背后的单位出面四处活动并大肆送礼行贿而当上的。

有的甚至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并举全系统之力包装候选人。这不是我说的,是中国科学院已故的院士邹承鲁说的。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等4名院士还曾联名上书《我们的心声》:“有些单位不惜出资‘公关’、‘包装’,以获得一名院士入选作为‘工作重点’……以主管部门的身份向院士‘推荐’,继续拉票,令人不能忍受。”

现在中国的院士,并不代表最高的科研成果,而是意味着其所在单位的金钱和权力。与美英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单位有院士,在申请重大课题项目时就很容易成功,就能拿到你想象不到的巨额经费。院士越多越有能力去拿项目拿经费。很多人一直在嘲笑虚韩国的财阀,但并不知道,中国的个别院士,身上也有浓浓的铜臭味。

有一条比较隐蔽的信息,那就是,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勇(以及他所代表的机构)跟“饶议科学”公众号文章作者(并不能证明作者就是饶本人),诉求一致。院士增选工作事关重大,必须严肃。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委办公室乃至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存在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近些年来,极个别带着院士头衔的科学家,或触犯法律红线,或违背道德底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势必要绷紧这根弦儿,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荣誉性。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分别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官网查看报道中提及的这几个文件:《关于严肃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纪律的通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被推荐人行为守则》《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至少从规章制度层面,院士增选工作是对饶议科学文章中所说的现象零容忍的。

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严肃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纪律的通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被推荐人行为守则》,明确要求广大院士“不得以任何形式说情打招呼,不得要求其他人为某候选人投票;不接受请托说情和各种名目的送礼,不参加可能影响院士增选公正性的会议和活动等”;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3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明确要求广大院士要“自觉抵制各种干扰评选、搞公关、拉选票行为,并负有检举责任”,对违反规定私下接触候选人,发生不当交往、利益交换的,“视情节给予停止一定期限提名权和选举权直至撤销院士称号的处理”。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一拳超人正义执行 荒野天空塔防 皇家吃鸡战场 火柴人战争:遗产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