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不仅仅是孩子,超过86%的人都经常沉迷于毫无目的地刷手机。这个数字让人深思,我们需要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发出呼吁或者顺其自然。对此,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谈到:“其实不仅孩子。最新的一个调查显示,超过86%的人,经常有漫无目的刷手机的行为。”
“对此,我们是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还是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将来都会好的?恐怕,我们还是要在两者之间,想一些办法。”很显然,在白岩松看来,一味将问题归结于手机,认为是手机害了孩子,或者完全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认为孩子大了就会好,都是走极端的。作为家长,最需要做的,建议一则正确引导孩子,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二则给予孩子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假期生活,比如针对性的兴趣班,比如外出转转等等。
近日针对1501名受访者的一项调查显示,86.1%的人会漫无目的地刷手机,37.3%的则经常会刷手机。其中,短视频分享平台、即时通讯应用、社交媒体占用的时间最多,占比分别为73.6%、55.6%、46.8%。对于如此一种明显危害儿童成长,制约儿童思维发展的手机视频沉溺现象,想不到央视的声音竟然也如此微弱,只是觉得值得去想办法。

这个觉悟境界未免来得太晚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公共利益漠视心理,加成到科技公司网络运营商的单向迎合,于是,成了自然的“祸国殃民”神器。既然央视已经提出来了,就请把声音带得更大一些,让制止这种手机沉溺的风气形成一个社会效应,挽救这批还没有了解科技,却沉溺于科技毒果的孩子吧!
另外,家长也需要在家庭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可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明确规定手机使用的时间和范围,并鼓励孩子参与其他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和社交互动。为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自己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并与孩子共同度过更多的质量时间。手机上瘾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逐步改变这种现状,使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有益工具,而不是不可克服的障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塑造健康的数字生活环境而行动。
关注本站不迷路。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游戏攻略、热点话题、娱乐八卦、最新资讯等!